增强现实技术环境下初中生学习方法、学习效能感与技术接受度、学业成就关系研究
【摘要】: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学习者的学习媒介不再限制于纸质教材与黑板,新型媒体的出现给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国教育部最新印发《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仍是今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着力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是教育信息化2.0五大发展目标之一。增强现实技术作为未来几年教育领域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其虚实结合、沉浸感强等特点应用在教学中能够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互动性并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作为整合数字教学资源和真实世界的有效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本研究分析了在增强现实技术环境下可能影响技术接受度与学业成就的因素,研究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增强现实技术在初中阶段的有效性。研究提出增强现实技术环境下学习方法、学习效能感与技术接受度、学业成就之间的假设模型,并开展增强现实技术学习环境下初中生的自我探究式学习对比实验,在对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验证与修改,然后结合问卷与访谈,从质性和量化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用实证数据验证增强现实技术对于初中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增强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发展与推广提供实证数据的支持,对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具有一定借鉴价值。本次研究选择了广东省广州市某中学初一、初二年级的100名初中生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实验组与对照组人数均为50人。增强现实组通过增强现实月相系统单元教材进行小组自主探究,传统组通过传统纸质平面媒体教材进行小组自主探究。两实验组分别进行学业成就前测及后测,然后以问卷的形式对实验组的实验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增强现实技术下初中生学习方法、学习效能感以及技术接受度,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另外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于增强现实应用在教育中的看法以补充问卷的数据。研究结果显示:1.在增强现实技术学习环境下,增强现实对学习者学业成就的提高虽不呈显著性正相关,但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提升;2.整体而言,初中生对于增强现实持有积极态度,大多数学习者赞成将增强现实技术运用在教育教学中并愿意未来使用增强现实技术进行学习,但对于增强现实技术保持中立态度的学习者也不在少数;3.深层动机、深层策略对技术接受度产生显著性影响,深层动机与深层策略会直接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4.在增强现实技术环境下,学习方法并未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太大影响,学习者学业成就仅与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性相关;5.性别对于学习方法、学习效能感、技术接受度以及学业成就均没有显著性差别,但女生对增强现实技术的感知有用性、使用态度及行为意愿均略高于男生,而男生则比女生认为增强现实更易用;6.年级与学习效能感和技术接受度均无显著性相关,但在表层动机方面初二年级学生的表层动机强于初一年级学生,另外,年级与学业成就有显著性相关,增强现实技术对于初二年级学生的学业成就的正向影响大于初一年级学生。除此,从实验对象的访谈中发现,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会影响增强现实技术的接受度,因此要想在基础教育阶段使用增强现实技术,首当其冲的事情即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