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大学本科作曲方向开设现状比较研究
【摘要】:作曲在西方音乐教育中是一门开设历史悠久,理论丰富,教学系统完备的学科。在我国作曲专业的开设可追溯自上个世纪20年代,辛亥革命后,以民主与科学为标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使民主革命斗争和文化建设跨入新阶段。音乐教育事业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并成立了以北大附设音乐传习所、国立音乐院为代表的专业音乐教育学院.其中国立音乐院是最早建立作曲系的专业音乐学院,在成立初期便引入欧洲音乐学院作曲专业设置模式与课程安排,使当时还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国音乐教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也使得中国近代作曲学习与创作能与世界接轨。在近一个世纪的探索中,中国作曲事业在创作、研究与教育方面不断发展,到当代作曲的教育教学已不仅只开设于以培养专业音乐人才为目标的专业音乐学院,在以培养面向各级学校教育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师范类大学也多开设作曲方向。笔者因在本科作曲学习过程中发现该方向在国内师范院校的专业系统与教学模式基本与专业音乐学院作曲系相同,但两类院校性质不同,培养人才目的也不同,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学院作曲方向在人才培养上不仅是为了培养出色的作曲家、音乐人,更应是能在各级学校教育中发挥专业水平用以培养更新一代,因此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并对之进行思考,为高等师范类院校的作曲专业发展提供有利建议。本研究以西南大学音乐学院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方向开设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及比较研究法,对两所学校作曲方向开设进行对比分析,在共性中寻找个性,以此寻找有利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作曲方向发展的条件,为学科发展提出建议。本研究从三个部分进行阐述,即绪论、正文、结论与思考,其中正文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作曲专业开设现状,从作曲专业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开设现状入手进行阐述,第二章两所师范院校本科作曲方向开设情况分析,笔者通过对两校的调查,分别对西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两所学校音乐学院开设的历史与地理条件、培养目标、师生情况、课程设置、考核评价体系、毕业情况一一进行阐述;第三章两所师范院校本科作曲方向开设情况对比分析,将从第二章所阐述各方面进行两所学校的比较分析,并从国家要求、社会需求、对作曲学科发展、对从事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帮助程度方面进行对比结果的分析。最后以此结论进行总结与提出思考。西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同是我国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音乐学院培养方案也基本以培养教育人才为目标,二者虽在多方面存在共性,但由于建校历史长短不同、两校所处地区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得两校音乐学院作曲方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笔者希望本研究可以在共性基础上寻找个性与差别,以此提出有利建议,推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作曲方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