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合唱音色“多维度”训练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合唱教学是培养初中生音乐美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受到国家相关机构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合唱教学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和展示各级各类校园的艺术风采以及文化底蕴,同时有利于帮助加强建设校园精神文明以及文化文明。但是,初中合唱教学存在着合唱曲目选择随意、教师专业素养不足、教师时间不够、合唱质量不高的诸多问题。基于以上,本研究以初中合唱音色“多维度”训练教学为研究主题,力图探讨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施合唱音色“多维度”训练,以及这种训练对初中生合唱水平、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合作精神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研究预设,本研究综合考虑,最终决定采用了文献法、教学实验法、调查问卷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这五种科学研究手段。首先,笔者说明了实施背景,论述了进行目的和开展意义,分析、整理以及总结了基本内容;其次,笔者对本研究活动过程中的必然存在的特定专业术语进行了解释,涵盖音色、音色训练、合唱教学以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总结和评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再次,本研究介绍了主要要素,包括问题、地点、样本、过程以及实验班的合唱“多维度”音色训练教学的实施,包括影响音色的原因、多维度训练策略、教学计划和教学案例;随后,笔者从合唱成绩、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合作精神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本论文中的全部数据基于笔者在自己的工作学校所开展地一项教学实验活动,借助于对照班与实验班的对照教学以及多方数据探讨,笔者得出了合唱“多维度”音色训练教学对初中生具有以下影响:(1)可以显著地提高合唱成绩,实验班的最高分增加了5.32,最低分增加了7.36分,平均分增加了1.39分,p=0.0060.01,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2)可以显著地提高在艺术表现,教学实验前,两班都符合“不太同意”,p0.05;教学实验后,对照班态度靠近于“中立”,实验班态度集中在“比较同意”,p0.01;(3)对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能力的影响不显著,教学实验前,两班都符合“不太同意”,p0.05;教学实验后,对照班和实验班态度靠近于“中立”,p0.05,两班不存在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鉴于以上,本研究提出挖掘合唱曲目的文化因素、加深对合唱曲目的情感体验、增强合唱音色训练教学的趣味性的教学建议,从而有助于提高初中合唱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