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初探
【摘要】:
新课标提出:面对新世纪的中学数学课程,应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本文根据创新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及创造学、人才学、脑科学等相关理论,从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在教学的多个环节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渠道: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内容,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拓展课程资源,加深数学知识,提供学生自由发挥创新能力的机会,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采用科学的教育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目的的激励性,注意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倡导个体类差异评价法和绝对评价法,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五、教师具备创新教育观念、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热爱创造性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和保证。
并用实例论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从理论到实践,初步探讨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对当今中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