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在这个时代显露出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新世纪我国素质教育确立了个性全面发展的理念,个性是创新的土壤,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应时代的要求,响亮地提出个性化阅读的主张。然而,从旧的教育体制约束下走过来的老师们,面对全新的理念,无所适从。过去,老师们忽视阅读的本质属性。用“大一统”的教学思想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统治我们的阅读教学。这样的局面,使阅读教学长期囿于少、慢、差、费的困境,也导致学生的个性被扼杀,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难以培养。
小学阶段,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最基础的一级,它对学生的启蒙作用决定了它在人的发展历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一阶段的语文教育更是其它科目不可比拟的,它在形成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以至人文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教学是小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它也必须有所改变——摒弃阻碍学生个性发展的不良因素,顺应阅读活动的本质规律。致力于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指对所阅读文本以及文本所涉及的自然、社会、人生等具有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会,能形成富有创意的思想、认识的阅读。它具有自主性、探究性、体验性、调控性、差异性。不仅受到阅读主体自身的影响,也要受到阅读客体和教师因素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最初的阅读兴趣及初步的阅读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对于阅读教学改革和学生个性化作文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个性化阅读必须开放教学目标,既要有共同目标,也要有个体目标;优化教学方式,引导探究性、创造性阅读,实现对话;改变不科学的评价方式,要重过程、重激励、重发展;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由金口玉言的“师皇”转变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
阅读是个性化的,小语教师应坚定不移地把握这一本质属性。让小语的阅读教学因为个性之花的绽放而变成创意生成和孕育无限生机的智慧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