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语文育人功能检讨
【摘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从“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两个层面,通过纵向考察与国际比较,审视中国百年语文教育在促进儿童全人发展方面的困惑、问题及进展。
论文侧重从语文课程目标、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语文教科书内容编制、语文阅读教学这四个方面,检讨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分科主义、科学主义及“革命语境”影响下,百年语文课程目标,经历了从“圣人之学”到“为人生日用”,从思想政治教育到全人发展的历程,表现出明显的政治社会化取向。中国传统的“文质兼美”选文标准在实践中表现为事实上的政治思想标准第一。研究者认为,儿童的生存维度是确立选文标准的逻辑起点,应建构“社会·个人·文化”三位一体的选文模式。中国教科书人物形象模式化、读物内容纯净化、单一成就模式以及宏大叙事特征背后隐藏的仍然是社会本位的儿童教育观。以“主题先行”“理性肢解”“架空分析”及“标准答案”为特征的语文阅读教学,无法造就尊重多元、亲近语言、自由表达与灵性生活的儿童。百年语文教育最大教训是把人文学科蜕变为工具学科,把育人功能单一化为语言技能训练,把儿童发展目标畸形化为政治社会化。新世纪语文教育应致力于解决如下难题:着眼于完整的儿童及儿童完整的生活,整体设计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寻求儿童社会角色化与儿童自我发展之间的平衡;重视“文化传承”、“普世伦理”及“文化反哺”的不同价值;认识“教化与内化”“可教与不可教”的辩证关系,正视“内化”的意义与“不可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