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重庆市社会考试机构产品形象外部调查与公关策略研究

钟华  
【摘要】:社会考试是由教育考试测评机构根据社会(市场)需要自己研发、自主管理、自有产权的考试。社会考试的兴起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必然产物,是可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考试。社考机构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考试大市场里的一个企业,它所开发的考试项目就是其产品,考生和用人单位就是其用户。所以社考机构和从事社考工作的人员必须真正从思想上树立市场观念,在操作中遵循市场规则。 伴随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形象越来越成为组织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形象制胜成为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强大趋势。社会考试作为社会考试机构的重要产品,直接与社会公众相联系,成为社考机构组织形象最重要的物质载体。社考机构的产品形象是社考机构塑造和传播组织形象的着眼点,良好的产品形象对组织的整体形象塑造具有战略意义。 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访谈,结合个人思考,编制出《重庆市社会考试机构产品形象外部调查问卷》,在重庆市北碚区、渝中区、南岸区、江北区和沙坪坝区范围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38份,其中335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运用SPSS10.0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分析进行理性思考,相关结果如下: (1)社会考试机构产品形象由“效用”、“有形载体”、“信息”、“服务”四个要素构成。 (2)《重庆市社会考试机构产品形象外部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内容效度、构念效度等信效度指标均较佳,该问卷适宜作为评价重庆市社会考试机构产品形象的工具。 (3)总体看来,重庆市社会考试机构产品形象处于一般水平,外部公众对重庆市社会考试机构产品形象的评价不存在性别上的显著性差异,但在年龄、学历和职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4)重庆市社会考试机构产品形象亟待提高。运用公关策略提升重庆市社会考试机构产品形象可以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和主客体关系维度三个方面进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芥子;;“形象”无价贵真实[J];学习月刊;1994年04期
2 郑祖泉;略论文化视野中的企业产品形象[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3 胡劲;;政府形象塑造中的公关策略[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李俐;;我国国家形象塑造探讨——以奥运期间中国政府与外国公关组织合作为[J];魅力中国;2010年13期
5 史鸿文;;扩大“耻名度”——一种特殊的公关策略[J];市场经济导报;1997年06期
6 李卓茵;;浅谈公关技巧在广告业务中的运用[J];传承;2009年16期
7 吕静;;现代政府应对危机事件公关策略浅探[J];山西科技;2009年05期
8 吴亚涛;宋卫威;;浅析政府危机公关策略[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2期
9 刘刚;张晓春;;警察形象危机与媒体公关对策[J];政法学刊;2006年03期
10 蒋楠;林艳芝;;慈善之举,公关之道[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1 ;塑造全员形象 促进车间管理上水平[J];企业文明;1995年03期
12 唐敏 ,黄静玲;以崭新形象 闪亮登场[J];时代潮;2005年16期
13 段弘;;多言公关与沉默公关——以5·12汶川大地震中遭遇网络意见的王石和马云为例[J];公关世界;2008年11期
14 杜建国;试论毛泽东等在重庆谈判中的公关策略和艺术[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年05期
15 周国良;中共民主革命时期争取外部公众的公关策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6 姚文忠;;应对突发事件的公关策略[J];时代教育;2006年S3期
17 邢斌;焦延婕;;从跨文化视角论对美国际公关策略[J];国际公关;2008年05期
18 唐寿康 ,华致中;“长城之魂”给我们的启示[J];群众;1995年01期
19 姜开文;企业要规范自己行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7年09期
20 张克禄;;塑造良好形象 创建精神文明[J];学习月刊;199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凌浩;;基于基因遗传理论产品形象的延续与更新方法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2 杨响亮;杨君顺;崔延琳;;UI设计在塑造产品形象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3 宁绍强;;产品形象的内涵及对企业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李月恩;王震亚;;基于VTs方法的产品形态“语意描述”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5 包国强;刘方;;基于危机传播的跨国企业公关策略研究——兼论新闻传媒在危机传播中的反应能力、地位和作用[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兴元;杨旭;;高科技电子消费品感性工程中的关键意象词汇识别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尹欣悦;;科技创新推动传统食品——王致和集团发展纪实[A];北京食品学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8 王志电;;河南旅游产品开发与整合研究[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9 黎仲坚;;OVM预应力锚固机具的质量保证体系[A];第九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10 陈少牧;陈圣平;;名牌战略与泉州民营企业的发展[A];“改革开放与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关家莉;跨国企业的全球化公关策略[D];复旦大学;2008年
2 何孝德;轿车品牌形象的因素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龙成志;消费品品牌形象的绩效路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宣宝剑;媒介形象系统论[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5 代祺;我国城市青少年从众、不从众与反从众消费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张昆;基于体验的产品族形象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成荣敏;区域形象对其特色产品购买行为作用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华;重庆市社会考试机构产品形象外部调查与公关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王娱;产品形象的多感官符号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黄亚飞;基于企业形象理论的产品形象统一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张蓉;基于线索利用理论的产品形象识别研究与应用[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5 苗先达;基于产品形象理论的机床品牌塑造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李凯;设计战略控制下的产品形象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7 王展;产品细部设计及其与产品形象塑造的关系[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8 武兰兰;玫琳凯的产品形象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董莎莉;基于数字家庭的产品形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赵雅;基于企业品牌识别的产品形象塑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素卿/DigiTimes;苹果的行销绝招[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贾静龙;品牌新生 志在千里[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9年
3 李浩;品牌战略提升产品形象[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旭;新兴鞋企穿新“鞋”走新路[N];国际商报;2010年
5 记者  何然 实习生 陈玮;宁夏旅游业收入目标30亿[N];华兴时报;2007年
6 记者王京臣;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突破1000个[N];中国食品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丁雷;设计“点睛”未来生活[N];大连日报;2010年
8 利国;产品形象提升是关键[N];国际商报;2004年
9 潘成云;“放大”与“缩小”的公关策略[N];上海金融报;2003年
10 徐登才;中小企业如何提升产品形象和品牌影响[N];证券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