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分枝杆菌异柠檬酸裂合酶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摘要】:结核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潜伏期感染是其化疗疗程偏长、疗效不佳及化疗后再次复发的主要原因,也是结核病控制形势严峻的主要因素之一。异柠檬酸裂合酶(Isocitrate lyase,ICL)在结核菌的潜伏期致病中起至关重要作用,是一个潜在的药物靶标。它作为乙醛酸循环的第一个关键酶,催化异柠檬酸裂解生成琥珀酸和乙醛酸,从而改变碳源的流向,有利于碳源的积累,为结核菌在以脂肪酸或乙酸为碳源的环境下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筛选新型的ICL抑制剂,有利于抗结核药物的开发。
本文通过PCR方法获得ICL的编码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将重组质粒pICL-pQE30转化大肠杆菌JM109,优化可溶性重组蛋白的表达,Ni sepharose纯化可溶性重组蛋白。研究酶反应的线性范围以及反应时间,考察DMSO对ICL活力的影响,对测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反应体系,并对高通量筛选模型进行评价。建立ICL抑制剂高通量筛选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对475个中药提取物进行筛选,初筛和双复孔复筛后,挑选抑制率大于50%的样品进行浓度梯度测定,计算IC_(50)。结果显示重组ICL基因工程菌构建成功,纯化方案简单可行,得到的重组ICL纯度达到90%以上,酶活力达到25676U/L,模型参数S/N和Z因子的值分别为12.7和0.72,说明该模型适用于高通量筛选。在对475种中药提取物的筛选中,筛选得到两种对ICL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中药XHD-1和XHD-2提取物,其IC_(50)分别为0.0477±0.0169和0.0182±0.0009mg/ml。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活性物质,可望获得抑制活性更强的重组结核分枝杆菌ICL的中药抑制剂,为抗结核药物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
|
|
1 |
陆宇;高孟秋;赵伟杰;王彬;马丽萍;朱莉贞;;结核分枝杆菌持留状态体内外模型的建立与检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年03期 |
2 |
李俊明;朱道银;伊正君;江山;骆旭东;;结核分枝杆菌ICL mRNA特异性10-23脱氧核酶切割活性的鉴定及其切割特点[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6年02期 |
3 |
杨延辉;刘忆霜;关艳;郝雪秦;龚立康;肖春玲;;结核分枝杆菌泛酸合成酶抑制剂的实验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1年12期 |
4 |
潘怡,蔡宏,李淑霞,田霞,李唐,朱玉贤;结核分枝杆菌组合DNA疫苗的免疫效果[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3年01期 |
5 |
吴为群,张扣兴,严英硕,谢灿茂,容中生;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基因katG点突变的快速检测(英文)[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年03期 |
6 |
叶松,王晓秋,许礼发;煤工尘肺结核合并肺癌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1例报告[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
7 |
乔世岩;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五种方法的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02期 |
8 |
包佳玲,乐军,田野苹,杨燕萍,王洪海,刘丽蓉,闵彦;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源树突状细胞的蛋白质表达谱[J];微生物学报;2005年03期 |
9 |
戴俊华,康向东,吴蓉,吴译筠;上海市普陀区1996~2003年间原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2005年05期 |
10 |
蒋毅;张丽水;赵秀芹;黄明翔;刘志广;王琳;董海燕;万康林;;MLVA技术用于福建105株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年01期 |
11 |
高桂华;刘玉娥;柏海兰;陶墨奎;高亚春;杨华;;双向培养基快速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08年01期 |
12 |
孔杰;陈森州;王险峰;陈建宏;梁爽;;从讲授结核分枝杆菌内容探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
13 |
柳正卫;何海波;;应用噬菌体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药敏的效果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2009年01期 |
14 |
孙文长;;以内含肽为靶点的结核分枝杆菌抑制剂的筛选[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年07期 |
15 |
王文;周伟杰;窦泽燕;吕洪清;;2004~2007年青岛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
16 |
王金富;王艳;;208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0年02期 |
17 |
周先蓉;曾令蓉;熊昌平;;一起非结核分枝杆菌导致医院感染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03期 |
18 |
李登瑞;杨永辉;孙巍;;结核病的先天性免疫与TLR2/4/9的关系[J];中国防痨杂志;2011年03期 |
19 |
董海燕;张建中;万康林;;结核分枝杆菌毒力相关因子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06期 |
20 |
蔡建斌,梅国华,潘慧可,杨平,丁晓华,刘薇茜;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结核杆菌的临床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199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