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从江县占里丧葬仪式及其教育功能研究

陈甜  
【摘要】: 丧葬仪式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有着独特的位置:一方面,人们重视丧葬仪式,另一方面又表示丧葬仪式是一种迷信。这种言行不一致,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的今天,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更为完备,为什么认为是迷信的丧葬仪式还能得到人们的巨大重视?人类重视丧葬仪式的原因何在呢?它是否就只是一种迷信呢?如若不只是,那么丧葬仪式又有怎样的结构和功能呢?这些功能中有无教育功能呢?如果有,丧葬仪式的教育功能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其机制如何呢?这些问题引起我思考丧葬仪式与教育深层的关系。 本研究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深度考察、分析,研究、探讨丧葬仪式中的教育功能,对以往丧葬仪式的研究有所突破,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注重考察丧葬仪式的形式,将其仅做为一种民俗活动,对现象进行总结与归纳;对丧葬活动进行考古类的发掘,发掘其出现的历史,对丧葬仪式的文化内涵较少论及,对少数民族的丧葬仪式更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将其排斥在现代教育之外,本文期待通过丧葬仪式的教育人类学分析、研究,对丧葬仪式的深层蕴含做出一点探索。 对丧葬文化作教育人类学的分析是一个大课题,可以作多层面、多角度的考察,笔者经过大量筛选,最终选择贵州省从江县占里村侗族作为田野考察的对象,使该研究更易于操作和把握、使研究的层面更深入而有实效。研究遵循解释人类学理论范式思路,辅以文化唯物论的主客位研究方法,对其教育功能进行解释,正是由于研究问题的独特性导致本文在方法上有了这样的创新。 通过对丧葬仪式的分析研究,本文得出结论:1.丧葬仪式具备了独特的教育功能;2.独特的生存方式造就了独特的文化与教育模式。3.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过程使教育同整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4.文化使得教育呈现多种形态,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价值追求,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途径;5.教育的发生不是一条途径,而是多元途径。这为教育生存的多种可能性以及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同途径提供了证明;6.教育存在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其功能的发生,是在特定的文化场中才成为可能,而中国文化的多元特征决定了文化教育的“场”是不同的,但同时也有相通之处。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对丧葬仪式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理清文化传承在文化的行进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有利于我们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更好的认识、拓展各种有需要的教育资源。 本文探讨丧葬仪式中的教育功能,仅是对教育人类学的一种尝试性讨论,可以说是笔者在研究初期的研究兴趣所致,实证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在以后的学习与研究中笔者会继续努力,希望能在民族教育研究领域做出一点贡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德发;中国新文学流派结构论[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1期
2 陈永国;文学批评中的结构、解构与话语[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3 姚维荣;汉江儿女的欢歌与悲歌[J];安康师专学报;1994年02期
4 刘绍曾,尹同吉;体育教学与学生发展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5 张道民,李清华;现代科技发展的精神动力[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6 陈学文;说《惜往日》[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3期
7 赵士辉;论职业道德规范的结构及其设计[J];理论与现代化;1997年07期
8 朱卡德;英语中的歧义现象[J];韶关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9 杨新军,窦文章;旅游功能系统:结构与要素分析[J];人文地理;1998年02期
10 陈桂斌,许海萍;也谈英汉翻译中的正反表达[J];铁道师院学报;1998年02期
11 邱紫华;“美无本体”论——兼论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地位和作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2 潘明,朱为民 ,王健,何运健,赵童梅;初中体育教学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体育与科学;1999年06期
13 钟祖荣;学习方法的要素、结构与功能[J];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01期
14 李宇明;“一V…数量”结构及其主观大量问题[J];云梦学刊;1999年03期
15 朱晓东;彼得·莱斯──天才的结构工程师[J];世界建筑;2000年11期
16 刘辰诞,陈君;情景组合理论与译品风格和结构评价[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17 阳德华,王耘,董奇;初中生的抑郁与焦虑:结构与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3期
18 王国英,沃建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的结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3期
19 王娟;简·奥斯丁《劝导》的情节与结构[J];青海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20 周毅;《史记·本纪》中比喻的结构和功能[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发挥教育功能 服务小康工程[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2 郭成钰;赵金惠;;突出教育功能 强化内容创新——甘肃科技馆内容设计初探[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3 傅千吉;;藏族传统生态文化教育研究[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璐;传秀云;;电气石的结构、性能和应用开发[A];中国硅酸盐学会非金属矿分会非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文书锋;俞国良;董妍;侯瑞鹤;;研究生师生关系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黄雨田;牛盾;王鹏飞;;大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与类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明辉;郭玲玲;;企业员工工作伦理的结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刘兆斌;任家生;任卫祥;;平板真空玻璃的发展与应用[A];第四届华东真空科技学术交流展示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9 沈新元;王庆瑞;;UHMW-PAN中空纤维膜的研制及应用(7)——UHMW-PAN多孔中空凝胶纤维的表征[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吕春欣;牛淑云;金晶;迟玉贤;;三维Er(Ⅲ)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和光物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念民;改进单服务器性能[D];吉林大学;2003年
2 许晓晴;中古隐逸诗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庞洪涛;纳米金属氧化物、壳聚糖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武红羽;司法调解的生产过程[D];吉林大学;2008年
5 何东新;聚丙烯腈纤维的预氧化工艺与物化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孙红祥;远志中皂苷类免疫佐剂活性成分的分离及活性评价[D];浙江大学;2005年
7 关键;散布式扬声器音板的组成和结构与声学特性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李慧竹;中国博物馆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李文博;企业知识网络复杂系统的结构与演化:产业集群情境下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10 詹新寰;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甜;从江县占里丧葬仪式及其教育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赵德英;X6170Z型柴油机的开发研制[D];天津大学;2004年
3 洪小燕;长江三角洲大城市近郊小城镇职能与结构的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吴宏霞;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预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陈松;都市拾荒者群体的生存形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金荣;毛乌素沙地防护林结构与生长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7 许科;员工对领导者信任的结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8 陈蔚;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9 杨涛;系统形态理论与企业系统形态的演化[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10 周燕辉;一类新型复合球副的设计及其制造[D];南昌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尧;拓展奥运会的教育功能[N];辽宁日报;2008年
2 姚顺忠;社会各界共建基地更好发挥教育功能[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黄洪涛;乐安抓好“三谈一防”强化办案教育功能[N];抚州日报;2010年
4 潘守勇;发挥训练的教育功能[N];解放军报;2006年
5 ;“远程教育的作用可真大啊!”[N];杭州日报;2007年
6 曹利群;电视媒体的教育功能需强化[N];中华新闻报;2007年
7 林峰;国际象棋的教育功能[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杨建光;教育部有关领导肯定青藏铁路教育功能[N];人民铁道;2007年
9 郭柏林(作者系铜川矿务局第一中学教师);素质教育应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N];铜川日报;2006年
10 李利芳;让梦想在青春中闪光[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