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婚恋责任感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婚恋责任感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婚姻或恋爱关系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婚恋责任感往往通过人们对婚恋责任的认识和理解、对婚恋责任的态度以及行为表现出来,它反映一个人的社会化和人格完善化的群度。它是体现在情感和行为之中的一种个性心理品质。婚恋责任感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指标,研究研究生的婚恋责任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并能丰富社会性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本研究旨在考察研究生婚恋责任感的结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半开半闭式问卷调查等结果,提出了研究生婚恋责任感结构的理论构想。根据该理论构想,编制了研究生婚恋责任感的正式问卷。通过对1530名研究生的测量,考察了研究生婚恋责任感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如下:
(1)研究生婚恋责任感由9个因素构成:反映性、评价性、灵活性、效能性、独决性、果断性、自控性、主动性和坚毅性。本研究自编的“研究生婚恋责任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研究生婚恋责任感水平存在着性别差异。在整体上,男生婚恋责任感水平高于女生。
(3)研究生婚恋责任感水平住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研二>研—>研三。
(4)已婚的研究生和未婚的研究生的婚恋责任感水平存在显著著异,已婚的研究生婚恋责任感要高于未婚的研究生。
(5)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婚恋责任感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非独生子女的得分高于独生子女的得分。除了在独决性因子上独生子女研究生均分高于非独生子女研究生外,在其余因子上都是非独生子女研究生高于独生子女研究生,并且在坚毅性、自控性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6)农村来源和城镇来源的研究生婚恋责任感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整体上表现为来自农村的研究生婚恋责任感得分高于来自城镇研究生的得分。
(7)研究生婚恋责任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其中,25~30年龄段研究生婚恋责任感的得分最高,30岁以上的研究生得分居中,20~25年龄段得分最低。在各因子的比较上,除了反映性、主动性、独决性三个因子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外,其余各因子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8)婚恋责任感水平在研究生的专业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9)研究生婚恋责任感水平在父母婚姻关系上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父母关系很差的研究生在婚恋责任感测量中得分是最高的,其次是父母关系很好的研究生,再次为好、一般、差的研究生。
(10)研究生婚恋责任感水平在婚恋状况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婚恋状况正常的研究生婚恋责任感的得分最高,其次是婚恋状况不确定的,而婚恋状况不正常的研究生的得分最低。
(11)研究生婚恋责任感水平在婚恋质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婚恋质量好的研究生婚恋责任感的得分最高,其次是不确定、一般的研究生,婚恋质量很差的研究生得分最低。在具体的婚恋责任感各因子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除了自控性因子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因子都存在显著或极其显著的差异。
(12)研究生婚恋责任感的形成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的,通过相关研究与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婚恋观、婚恋质量、自控能力与研究生婚恋责任感存在着显著性相关,这表明婚恋观、婚恋质量、自控能力对研究生婚恋责任感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