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01~2007年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及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摘要】:
背景:食物中毒是指人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后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食物中毒不但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而且造成大量经济损失。我国有较健全的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但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近几年食物中毒事件呈不断上升趋势。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2001年~2007年发生的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以掌握重庆市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流行原因,探讨重庆市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因素,找出关键控制点,提出预防食物中毒的对策,为防制食物中毒的发生,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政策与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方法:对2001年~2007年重庆市食物中毒案例进行收集整理,根据食物中毒发生时间、地区及城乡分布、中毒发生场所、中毒食品种类、致病因素、中毒原因等进行归类分析,用圆形分布法计算高峰期。所有食物中毒报表和调查材料均录入电脑,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处理用SPSS11.5版统计软件,进行病死率、构成比的计算和卡方检验。
结果:2001年~2007年重庆发生各类食物中毒316起,中毒871人,死亡43人,病死率为0.54%。食物中毒发病高峰期为第二、三季度,两季累计发生中毒227起,中毒5714人,死亡29人,分别占食物中毒总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的71.84%、71.25%、67.44%,5~10月份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月份。家庭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起数居首位,家庭和餐饮服务单位是食物中毒的主要责任单位(分别占40.51%和40.19%)。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其发生起数占中毒起数的31.65%;致病因素以微生物食物中毒为主,占总起数的48.73%:中毒原因以生熟交叉污染为主,占总起数的29.43%。中毒食品、致病因素、中毒原因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以第三季度作为防治食物中毒的重点时段:以家庭、餐饮服务单位作为防制食物中毒的重点场所;以动物性食品作为防制食物中毒的重点食物:以微生物、农药及化学物作为防制食物中毒的重点致病因素。应用食源性疾病危险性分析方法,运用危害性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对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管理。
|
|
|
|
1 |
李维克;刘君;朱凤;;深圳市某地区1995-2004年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18期 |
2 |
王恒昌;;云南省某校学生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
3 |
杨娟,唐振柱,黄林,陈兴乐,黄兆勇;2001~2004年广西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J];广西预防医学;2005年05期 |
4 |
韦宁;迟晓文;李建新;陈兴乐;;桂林市1981~2005年食物中毒特点与对策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年04期 |
5 |
林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28起流行病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8年14期 |
6 |
林海;黄莉莉;;熟肉制品所致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11期 |
7 |
林海;张冠峰;黄莉莉;;2003-2007年中山市餐饮业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8年06期 |
8 |
杨丽宏;;宾川县2007-2009年食物中毒事件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03期 |
9 |
蒋传舟;;尤溪县1990-2004年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
10 |
沈心钿;四起鲐鱼引发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1999年01期 |
11 |
刘志荣;倪守旗;赵佐兰;;安徽省2005年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
12 |
符立龙;;湛江市2004—2006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
13 |
孙玉萍;孙正太;姜文忠;钱玉华;韩冰;吴斌;;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11期 |
14 |
温小飞;肖骐龙;;肇庆市2003-2006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年01期 |
15 |
沈爱军;卢珊;施向东;龙兮;黄健;;南宁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年08期 |
16 |
唐振柱,陈兴乐,黄林,黄兆勇,方志峰,扬娟,李秀桂;2000年~2003年广西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年03期 |
17 |
叶忠措;任志远;;一起误食有毒马铃薯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2009年01期 |
18 |
何欣荣;1990~2001年安徽省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2年02期 |
19 |
谭计清;惠阳市1989~1998年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广东卫生防疫;2000年02期 |
20 |
赵华;王树阳;@卞江;卞江;;食物中毒病例的确定[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