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学生资助制度的责任伦理研究

刘幼昕  
【摘要】: 目前,在我国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对不平衡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收费上学政策的实施使得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教育资助问题凸现。为满足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需求和学习权利,从制度上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国家逐渐建立并形成了从政府到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公民的学生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矛盾的激化。但是,从实践看,学生资助制度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其中所涉及到的责任伦理问题进行一个全面审视,无疑有助于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何谓学生资助的责任伦理?学生资助的伦理基础是什么?学生资助理念经历了哪些变化阶段?学生资助责任伦理的价值追求有哪些?学生资助主体的责任伦理是什么?我国现存学生资助制度的责任伦理有什么问题?我国应构建什么样的学生资助制度?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构成了本项研究的立论基础。 在教育中,人所担负的道德上的责任,是学校教育制度设计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因而,学生资助制度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学问题。除了受制于经济基础外,它在宏观上与社会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极其紧密,而在中观和微观层面则与社会及资助主体的价值观念、道德选择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洇渗着的责任伦理问题非常突出。就其伦理性而言,它直接反映了学校教育对学生资助的道德诉求,同时还表现为资助主体对学校教育的道德义务观念、道德关怀情感以及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认同,是各方社会伦理价值关系的集中体现,包含着深刻的伦理评价和价值选择的内涵。 学生资助责任的选择归根结底是一个道德和基本行为选择问题,但它不是一般意义的道德选择,而具有其特殊性。当道德个体与社会道德群体在某些利益、评价标准方面尚未达到完全同一的程度,责任失衡和冲突也就不可避免。学生资助责任选择的特殊性在于道德主体的责任观念偏重于行为的结果,它直接影响教育公平、社会公正、文明进步的实现,这是当前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学生资助的责任伦理是一个融合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综合问题。本研究论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案例法、制度分析法,通过对学生资助的概念、属性、主体、形式、内容、理念的探讨,界定了学生资助责任伦理的概念。从效率、教育公平、人的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学生资助责任伦理的价值取向,划分了学生资助各责任主体的伦理边界,以学生资助的责任伦理标准对我国建国后以及当前的学生资助制度进行判断,反思了我国当前学生资助中存在的伦理困惑,最后提出了学生资助责任伦理重构的基本思路。 由于我国学生资助制度还存在着责任伦理的错位、责任伦理的弱化、责任伦理的缺失、责任伦理的失范等现实问题,从而有可能导致社会在更大范围内责任失衡和责任冲突的可能性。因此在研究中,透过责任伦理来全面考量学生资助的制度体系设计和价值取向的引导,直接涉及到政府责任伦理、制度责任伦理、教育责任伦理、慈善责任伦理、企业责任伦理和个人责任伦理诸多具体方面的探讨。学生资助责任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社会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责任伦理作为现代社会的必然诉求,政府不能回避责任的分担,应当成为教育事业投入和教育公平保障的主体。政府还应当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评估修正机制、外部监督机制以及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学校教育制度在维护社会道德伦理信念和基本行为态度中所特有的价值功能。 本项研究力图将责任伦理的理论运用到教育制度研究中的学生教育资助具体问题,为学生资助的问题研究开辟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尝试从教育经济、行政管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和分析处理学生资助问题及其所涉及的教育主题,以期对问题的理解思考、提出的政策建议措施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G.恩德利,王浩,乔亨利;意图伦理与责任伦理—— 一种假对立(上)[J];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2 王海龙,岳志勇;权力政治与责任伦理——马克思·韦伯论政治和道德的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3年01期
3 杨善华,贺常梅;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陆自荣;关系和谐伦理: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之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蒋先福;易向红;;信念伦理向责任伦理转化及其社会条件[J];求索;2005年11期
6 左乐平;;祛魅化世界与责任伦理[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孙卫华;;试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奢侈性消费[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刘颖;;论伦理学范畴的责任[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沈璿;;主体间性视阈下教师责任伦理的探究[J];当代教师教育;2009年04期
10 孙延斐;;责任伦理与大学生学风建设——以S学院为研究个案[J];理论界;2008年03期
11 李玲芬;;现代科技的伦理维度[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12 江应中;;责任伦理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投入[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10期
13 牛凯;杨盛军;;生态伦理何以可能:一种责任视角[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4 牛凯;杨盛军;;生态伦理何以可能:一种责任视角[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5 黄成华;黄钢;;医疗技术管理的伦理建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6 吴海文;;现代家庭责任伦理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0年12期
17 李剑;;转型期我国体育明星责任伦理剖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18 张旭;;唤醒责任伦理的自觉——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教育的伦理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19 杨伟宏;;风险社会视域下的技术伦理[J];学术交流;2009年10期
20 冯钢;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韦伯伦理思想中的康德主义[J];社会学研究;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秀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责任伦理精神[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欧阳勇;郑萍;;从责任伦理角度解读中国共产党关注民主与民生的为民理念核心价值观[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3 刘多;卿文波;;和谐社会下我国反贫困的责任伦理诉求[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4 田秀云;白臣;;我国当代责任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高兴;;由创意产业引发的责任伦理思考[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6 杨同卫;;诚信:从道义、功利走向责任与权利[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高惠珠;;论当代信息伦理学视阈中的“责任”伦理[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8 秦婧;;面向技术风险的工程师责任伦理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东方朔;;政治与道德之分解——《论语》的一种解读[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沈璿;;建构教师责任伦理制度刍议[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凯;我国基层人民政府的责任伦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幼昕;学生资助制度的责任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唐宜荣;中国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程现昆;科技伦理研究论纲[D];吉林大学;2007年
5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冯昊青;基于核安全发展的核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潘斌;社会风险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刘激扬;公共卫生资源公平配置的伦理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吴麟;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宋同飞;责任伦理视角下的食品安全[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莹;医生责任伦理探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2 李敏;技术风险背景下责任伦理的社会建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马雪;朋霍费尔责任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邹俊;政府俘获下的公务员责任伦理回归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岩;基因科技时代的来临与责任伦理的兴起[D];吉林大学;2004年
6 罗孝贵;从责任伦理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D];中南大学;2008年
7 张楠;当代技术发展中的责任伦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张起;企业道德责任的哲学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英波;陆九渊的“存心伦理”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吴雅思;首席执行官的责任伦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颂兴;承担庄严的“责任伦理”[N];文汇报;2004年
2 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启恒;科学的责任伦理与道德[N];科技日报;2002年
3 郭松民;政府“自我革命”呼唤“责任伦理”[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萧瀚 ;立法的责任伦理[N];工人日报;2003年
5 白如祥张桂珍;儒家责任伦理的当代价值[N];学习时报;2008年
6 杨善华 贺常梅;家庭养老能否承受老龄化挑战[N];北京日报;2005年
7 孙传钊(书评人);从阐释到再创造:《卢梭问题》中关于责任伦理的论述[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8 任剑涛 作者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从“敢于负责”到“善于负责”[N];南方日报;2005年
9 戴虹;应用于现代技术中的伦理价值观[N];社会科学报;2008年
10 王继奎;儒家“修身论”的现代价值[N];吉林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