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阿维菌素胁迫下朱砂叶螨Hsp70s基因表达研究
【摘要】: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在我国分布广泛,是严重为害棉花、蔬菜等多种作物而又难于防治的一种害螨。该螨繁殖能力强,产卵力高,世代周期短,在短时间里能够迅速形成一定数量的种群,并且容易产生抗药性。
热激蛋白70(Hsp70)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最重要的一类家族成员,它具有“分子伴侣”、细胞保护、抗凋亡以及肿瘤免疫治疗等独特而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对Hsp70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项研究通过RACE技术克隆获得4条朱砂叶螨Hsp70基因cDNA全长,并用Real-timeRT-PCR技术检测了分别经阿维菌素和不同温度胁迫后4条Hsp70基因在朱砂叶螨雌成螨体内的表达变化情况,从分子水平初步探讨了朱砂叶螨Hsp70基因的表达变化与其适应逆境胁迫之间的内在联系。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059)的资助,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
(1)成功克隆出4条朱砂叶螨Hsp70基因cDNA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TCHsp70-1、TCHsp70-2、TCHsp70-3和TCHsp70-4。TCHsp70-1核苷酸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EU679412,cDNA全长2446bp,包括1965bp的开放阅读框,起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为TAA,编码655个氨基酸。其理论分子量为71.28 kDa,等电点(pI)为5.37;5′端非编码区长274bp,3′端非编码区长207bp,poly(A)加尾信号AATAAA位于poly(A)上游14bp处。TCHsp70-2核苷酸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EU679413,cDNA全长2305bp,包括2016bp的开放阅读框,起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为TAG,编码672个氨基酸。其理论分子量为73.78 kDa,pI为5.26;5′端非编码区长189bp,3′端非编码区长97bp,poly(A)加尾信号AACAAA位于poly(A)上游27bp处。TCHsp70-3核苷酸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EU679414,cDNA全长2284 bp,包括1980 bp的开放阅读框,起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为TAA,编码660个氨基酸。其理论分子量为71.86 kDa,pI为5.39;5′端非编码区长134 bp,3′端非编码区长165 bp,poly(A)加尾信号AATAAA位于poly(A)上游13 bp处。TCHsp70-4核苷酸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EU977182,cDNA全长2182 bp,包括195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52个氨基酸。推测其理论分子量为70.9 kDa,pI为5.40;5′端非编码区长106 bp,3′端非编码区长117bp,poly(A)加尾信号AATAAA位于poly(A)上游14bp处。
(2)同源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4条朱砂叶螨Hsp70基因与其它物种的Hsp70基因有很高的相似性,且都包含有Hsp70完整的典型基序(Motif),而且N端的保守性高于C端。克隆获得的4条Hsp70s之间的相似性最低为57.33%(TCHsp70-1与TCHsp70-2),最高为91.90%(TCHsp70-3与TCHsp70-4)。系统进化树显示TCHsp70-1、TCHsp70-3和TCHsp70-4属于细胞质Hsp70;TCHsp70-2属于内质网Hsp70。
(3)运用实时定量RT-PCR体系检测、比较了朱砂叶螨雌成螨受不同温度胁迫后4条Hsp70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TCHsp70-1经冷激(7℃、10℃)后的表达要显著高于热激(34℃、37℃)后的表达,说明该基因更倾向于响应冷激;TCHsp70-3热激(34℃、37℃)后的表达比冷激(7℃、10℃)后显著升高,说明该基因对热激更敏感;而TCHsp70-4热激(34℃、37℃)和冷激(7℃、10℃)后都大量表达,对冷热刺激都较敏感;经不同温度处理后TCHsp70-2的表达相对稳定,其表达量都显著低于TCHsp70-1、TCHsp70-3和TCHsp70-4;这些结果一方面揭示了TCHsp70s的表达模式受它们在细胞内所处位置的影响,另一方面说明4条TCHsp70,尤其是TCHsp70-1、TCHsp70-3和TCHsp70-4基因在介导朱砂叶螨的耐寒、耐热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4)运用实时定量RT-PCR体系检测、比较了敏感、阿维菌素抗性和37℃高温饲养3个品系的朱砂叶螨雌成螨体内4条Hsp70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阿维菌素抗性品系和37℃高温饲养品系4条Hsp70基因的表达量都显著高于敏感品系(TCHsp70-1表达在敏感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中差异不显著,TCHsp70-2在阿维菌素抗性和37℃高温饲养品系中差异不显著除外),而且37℃高温饲养品系表达量最高。这表明阿维菌素和高温胁迫,都能诱导朱砂叶螨Hsp70s表达增加,但高温的诱导作用更强:阿维菌素胁迫诱导朱砂叶螨Hsp70s表达增加,可能是阿维菌素抗性品系高温下具有适合度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
|
|
|
1 |
陶士强,吴福安,余茂德;危害丰驰桑的朱砂叶螨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分析[J];蛛形学报;2005年01期 |
2 |
吴孔明,刘芹轩;朱砂叶螨对久效磷抗性的遗传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1994年03期 |
3 |
武予清,刘芹轩,钟昌珍;不同棉花品种苗期对朱砂叶螨抗性的筛选鉴定[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4 |
赵同芝;徐金兰;;大豆朱砂叶螨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8年08期 |
5 |
柏立新,孙洪武,束春娥,孙以文,朱月英,徐文华;DPC对朱砂叶螨为害棉株的耐害补偿能力研究[J];江苏农业学报;1997年03期 |
6 |
邓新平,何林,赵志模;温度对朱砂叶螨二种抗药性品系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蛛形学报;2002年02期 |
7 |
张伟,邓新平,罗公树,何林;10%甲氰·阿维乳油配方的筛选及其对朱砂叶螨的联合作用[J];农药学学报;2004年02期 |
8 |
陈东亚;花生田朱砂叶螨的发生及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2002年08期 |
9 |
何林,赵志模,邓新平,王进军,刘怀,刘映红;朱砂叶螨对3种杀螨剂的抗性选育及抗性治理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
10 |
何林,谭仕禄,曹小芳,赵志模,邓新平,王进军;朱砂叶螨的抗药性选育及其解毒酶活性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3年04期 |
11 |
顾才东,李华,洪波,贺达汉,夏晓丽,任晓云;宁夏朱砂叶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J];宁夏农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12 |
郭凤英,邓新平,赵志模,吕慧平;朱砂叶螨酸性磷酸酯酶测定条件的研究[J];植物保护;1997年04期 |
13 |
何林,赵志模,邓新平,王进军,刘怀;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哒螨灵及其混剂抗性遗传力的分析(英文)[J];Entomologia Sinica;2003年01期 |
14 |
张建萍,王进军,赵志模,何林,豆威;几种杀虫剂对朱砂叶螨酯酶的抑制作用[J];蛛形学报;2003年02期 |
15 |
刘涛,孙军杰;二斑叶螨与朱砂叶螨种间竞争的研究[J];植物保护;1998年04期 |
16 |
杨娟;戴伟民;强胜;;紫茎泽兰细胞质小热激蛋白HSP17.7基因的cDNA克隆与表达[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
17 |
吴福安,田立道;双甲脒防治桑树害虫朱砂叶螨的研究[J];蚕业科学;1993年02期 |
18 |
詹俊良;朱砂叶螨抗药性测定及防治研究(简报)[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
19 |
武予清,李世功,李素娟,刘爱芝,赵明茜,杨俊峰;朱砂叶螨久效磷抗性的室内选择及交互抗性[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S1期 |
20 |
唐斌,张帆,胡展育,熊继文,耿小丽;朱砂叶螨与二斑叶螨生长发育及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比较[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