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物理模块课程教学实施调查及比较研究
【摘要】:
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自从2004年9月正式进入高中课堂以来,至今历时已近五年。在此期间,已有山东、宁夏、海南、广东和江苏五省(自治区)完成了完整一轮的高中新课程教学。这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就是以模块作为课程结构的基本单位,为高中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模块课程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英国,该课程以其灵活的多样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很快被许多国家引进到本国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是当今能够较好地适应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新的课程结构形式。但是由于我国传统课程实施习惯的影响根深蒂固,加之在模块课程的第一轮实施中有许多配套的措施没有跟上、有许多必要的条件尚未具备,这些都使得模块课程的实施步履艰难。当前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对于模块课程在设计和实施的许多方面都缺乏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于直接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课程模块划分、课程模块形式规范、课程模块选择、课程模块评价等方面都缺乏理论研究的支持。因此本研究试图以高中物理模块课程为例,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获得大量关于高中物理模块课程实施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在整理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找出我国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系统结构分析的方法,对高中物理模块课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探求解决模块课程实施中某些理论问题的新思路;同时对国外关于模块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行文本研究,寻求模块课程实施的某些特点和规律,为我国高中模块课程的实施提供参考建议。
本论文包含三个研究内容。研究一:我国普通高中物理模块课程实施调查分析;研究二: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课时安排及实施的深入调查分析;研究三:普通高中模块课程实施的国际比较。
论文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对已经完成一轮高中新课程教学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5个实验省(自治区),来自教学第一线的1240名高中物理教师实施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对物理模块课程结构的认识,高中物理模块课程的教学安排、模块考试和学分认定、选课及指导等方面的内容。从对问卷统计结果的分析得出我国高中物理模块课程实施的特点,同时找出实施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另外还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对高中物理课程的模块划分合理性进行研究。其次针对模块课程实施中教师普遍感到课时不足的突出问题,以高中物理共同必修两个模块作为案例,对教学实施中实际的课时安排情况进行深入的追加调查和剖析。研究目的是探寻产生课时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第三为了在更广阔的视野上审视我国高中模块课程的实施特点,通过对首先实施模块课程的英国和模块课程种类最丰富的芬兰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实施高中模块课程的典型情况和规律进行文本分析,归纳出两国模块课程实施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英国和芬兰三国的模块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模块课程实施的共同点和规律,为我国模块课程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参考。最后,综合以上三个研究得出总的研究结论,并对我国的高中模块课程实施提出参考建议。
本论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通过系统调查、文本研究以及详细分析比较可知
(1)在对我国高中模块课程总体结构的认识上,89%的物理教师有一定的认识。有82.8%的物理教师对物理课程模块结构的合理性持肯定态度。另外,对国家课程计划要求40学时完成一个模块教学的规定持否定态度的教师比持肯定态度的多8.2个百分点。
(2)对物理模块课程的结构分析表明,两个共同必修模块有很强的关联性,宜作为一个整体来发挥其教学功能;选修1系列的两个模块和选修2系列的三个模块都有高的独立性,划分合理;选修3系列中的3—1和3—2两个模块有很强的关联性,宜作为一个整体来发挥其功能;其余三个模块都有较高的独立性,划分合理。
(3)国家课程计划的课时要求(40学时完成一个模块教学)基本上没有得到遵守,绝大多数学校在教学实施中都超过这一限定,多数学校的课时超过0.5倍,30%的学校甚至超过1倍以上。进一步的深入调研表明,所超过的课时主要用于增加练习课、复习课和考试讲评课这一类的学生巩固性学习。
(4)模块课程考试的一次合格率普遍较高,其中超过半数的学校共同必修模块的一次合格率达到95%以上,说明模块课程有效降低了高中物理课程的难度台阶,有利于初、高中的教学衔接。
(5)学校对学生选课的开放程度很低,超过半数学校的学生选课完全由学校指定,另有超过30%的学校只允许学生在有限的课程套餐中选择。选课指导基本没有专业人员参与,多数流于形式。
通过国际比较可知,实施模块课程的国家
(6)普遍重视在国家层面制订配套政策,对课程实施过程和与课程相关的升学及各种资格认定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和实行统筹管理。
(7)采取有效措施打破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界限,使两类课程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模块课程的选择性功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8)在学校层面普遍设立学生选课指导的专门机构,聘请专业人员对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选择进行全方位的针对性个别指导。
为了让普通高中模块课程的实施能够充分发挥独特的功能和实现既定的目标,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在配套政策、模块设计、课程管理、选课指导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