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新型羧基键合硅胶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及应用

代永矿  
【摘要】: 自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以来,关于色谱固定相的研究一直是色谱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中草药的重新重视,使中药得以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但中药结构复杂,对其进行分离研究需要具有多种分离功能的色谱固定相。中药活性成分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能与多种物质发生作用,其用作分离材料更适用于中草药的分离。为此,人们制备了一系列新型中药有效成分高效液相色谱键合固定相。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大黄酸为原料制备了两种固定相,分别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和高效液相色谱性能评价,初步探讨了其色谱保留机理,并对两种新固定相进行了色谱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偶联剂制备了酰胺型大黄酸键合硅胶固定相。2、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制备了酯型大黄酸键合硅胶固定相。3、研究了新制备的酰胺型固定相在简单流动相甲醇-水条件下对两种异黄酮化合物的分离测定。4、用常见的两种生物碱基研究了新制酯型固定相的分离性能。 1.酰胺型大黄酸键合硅胶固定相的简便制备及色谱性能评价 以大黄酸为原料,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偶联剂,简便制备了一种酰胺型羧基键合硅胶固定相(RBSP),并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对键合固定相的影响,并以含酸性、中性和碱性化合物的混合物为溶质,评价了RBSP的色谱性能。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用C18柱作参比,研究了该键合固定相对两种大豆异黄酮化合物和几种生物碱基的分离,并对其色谱分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该固定相(RBSP)具有较好的反相色谱性能,同时由于键合相中含有酚羟基及酰胺基团,能为多种溶质提供作用位点,对极性化合物的分离具有明显优势,且分离速度快,可有效用于极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 2.酯型大黄酸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制备及其色谱性能评价 本研究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与大黄酸反应,制备了酯型大黄酸键合硅胶固定相(RESP),用多种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多种溶质探针对其色谱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传统C18柱相比较。结果表明,由于键合相上存在酯基和大黄酸的蒽醌结构单元,能抑制硅胶上残存硅醇基的活性,可有效实现对多种化合物的分离。 3.酰胺型大黄酸键合硅胶固定相对两种异黄酮化合物的分析应用 研究了两种异黄酮化合物大豆甙和黄豆黄甙在酰胺型大黄酸键合相(RBSP)上的色谱行为,并与C18柱相比较,通过改变流动相的组成考察了两种化合物在该固定相上的保留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C18相比,在相同色谱条件下,RBSP在以简单流动相甲醇-水(V/V=75/25)条件下,能实现对两种异黄酮化合物的快速分离,但洗脱顺序与C18柱相反,说明RBSP柱与C18柱存在不同的保留机理。4.酯型大黄酸键合硅胶固定相对两种碱基的分离测定 本文以新制键合固定相(RESP)对碱基尿嘧啶(Uracil)和腺嘌呤(Adenine)进行分离研究,并与C18相比较。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实现了对两种碱基的较好分离,并对尿样中尿嘧啶和腺嘌呤进行了分离测定。实验发现,两种碱基在RESP和C18上的出峰顺序一致,表明RESP的分离也主要基于疏水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旭,李来生,黄志兵,葛小辉,李艳平;高效液相色谱喹啉醚基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制备及评价[J];分析试验室;2005年04期
2 罗爱芹,侯爱军,戴荣继,郝建薇,刘立文;七(2,6-二-O-丁基)-β-环糊精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合成与评价[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3 冯钰锜 ,龚银汉,达世禄;高效液相色谱氮杂冠醚键合固定相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年05期
4 孙立权;丁广辉;马宁;耿利娜;罗爱芹;;新型苄氧羰基苯丙氨酸环糊精衍生物键合硅胶手性固定相的合成与评价[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5 李琳;毛陆原;赵斌;金小卫;陈晓辉;张书胜;;壳聚糖衍生物键合固定相的合成与表征[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2期
6 代永矿;彭敬东;常晓娟;;大黄酸键合硅胶固定相的简便制备及色谱性能评价[J];化学学报;2010年02期
7 何海波;余琼卫;屈粒;冯钰锜;达世禄;;生物碱在十八烷基膦酸改性锆-镁复合氧化物固定相上的色谱行为[J];分析化学;2006年06期
8 陈会明;李来生;马海萍;何小英;;大黄素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制备及其在核苷碱基药物分离中的研究[J];分析试验室;2010年03期
9 何国亮,达世禄,王忠华;键合硅胶固定相表面上α-环氧基的测定及硅胶键合反应研究[J];色谱;1993年04期
10 冯钰錡,谢敏杰,达世禄;8-羟基喹啉衍生化β-环糊精键合硅胶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与评价[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11期
11 刘敏,达世禄,冯钰锜,李来生;杯[8]芳烃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制备、表征及色谱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7期
12 陈晓平;袁浩;周智明;;二茂铁衍生物的手性HPLC分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13 冯钰锜,达世禄;甘氨酸衍生化β-环糊精键合硅胶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与评价[J];色谱;2000年03期
14 许丽丽;李来生;杨汉荣;;姜黄素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制备、表征及色谱性能[J];色谱;2007年03期
15 都振华;王莉晶;;N-叔丁氧羰基-L-丙氨酸衍生化环糊精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科技资讯;2009年22期
16 黄天宝;吴邦桂;龙远德;旷昌渝;周竞先;;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的制备和评价[J];分析化学;1991年11期
17 蒋生祥;刘霞;;硅胶基质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J];色谱;2007年02期
18 沈能熙;蒽、菲异构体在用甲基苯基聚硅氧烷改性的氯化镉柱上的色谱性能[J];分析测试学报;1991年06期
19 余琼卫,施治国,冯钰锜,达世禄,李烃;2,4,6-三硝基苯酚改性锆镁复合氧化物固定相分离富勒烯的色谱性能研究[J];色谱;2005年04期
20 江明;晋园;彭彦;张艳波;张江华;梅素容;吕斌;;单分散双酚A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色谱性能[J];分析化学;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辉;王彦;谷雪;阎超;;微米、亚微米级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及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应用[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2 李广;刘霞;蒋生祥;;咪唑键合硅胶液相色谱固定相的正相色谱行为[A];西北地区第六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一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鑫;梁健;彭树林;丁立生;顾玉诚;;长花党参中木犀草素的分离鉴定及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晓清;马莉;丁敏;;HPLC法间接评估IDO酶活性及其在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洁;段继诚;张丽华;张维冰;张玉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鉴定东北紫杉粗提物中的紫杉醇[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下册)[C];2005年
6 赵国忠;翁丽丽;;茵栀黄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A];浙江省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胡双丰;席时东;;RP-HPLC法测定天麻胶囊中天麻素的含量[A];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成洪达;李彤;张维冰;;温度对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性能的影响[A];第三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9 周欣;雷培海;刘海;;吴茱萸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10 崔翰明;张春光;林海;路文龙;程慧平;王阶;;HPLC法测定三七不同药用部位中有效成分含量[A];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小军;新型亲水作用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色谱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徐青;中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3 高文惠;硅胶整体柱的制备及其色谱性能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汪洁;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何继红;阿维菌素类药物多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道毅俊;肾移植患者麦考酚酸的药动学和遗传多态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袁波;复方大青叶注射剂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8 赵贝贝;硅胶基质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制备与表征[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李来生;杯芳烃高效液相色谱和电色谱键合硅胶固定相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李克昌;2—甲基吡啶直接电氧化和间接电氧化制取2—吡啶甲酸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永矿;新型羧基键合硅胶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及应用[D];西南大学;2010年
2 陈会明;大黄素键合硅胶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3 梁松;四氧杂杯“2”芳烃“2”三嗪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合成及色谱性能与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陈红;厚朴酚键合硅胶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制备、评价及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5 杨汉荣;大蒜新素二烯丙基三硫化物键合硅胶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制备与表征[D];南昌大学;2007年
6 丁呈华;杯芳烃的合成及其色谱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许丽丽;姜黄素键合硅胶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制备、评价及应用[D];南昌大学;2007年
8 田彩华;硅胶及C_(18)反相硅胶键合相的制备与表征[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崔莹;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硅胶键合固定相性能的研究与应用[D];江南大学;2009年
10 侯亚莉;氢溴酸常山酮对鲟鱼的急性毒性及其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突破中药含量测定的极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金丰杰;医保商会制订中药行业标准促出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3 黄良清;痛经灵颗粒获准生产[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4 韦万春 盘宝进;广西局两项课题通过验收和鉴定[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5 傅若农;我国色谱仪市场前景光明[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6 刘洪山;参与竞争还须提高整体水平[N];中国化工报;2004年
7 本报通讯员 章明;上中医大构建中药标准化研究技术平台[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8 记者 李晓光;现代中药基地落户中关村[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9 李克;王曙东;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要点[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通讯员 乔立胜;我州质监部门探索出乳制品三聚氰胺含量检测方法[N];大理日报(汉);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