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生物毒性测试法的研究与应用

陈月华  
【摘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合成越来越多的化学品,而环境作为工业废物的接纳点,受到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传统的环境监测主要采用化学分析的手段,可以快速灵敏地测定出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但对为数众多的污染物进行一一测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无法测定多种污染物共同暴露的综合效应。为弥补化学分析方法的不足,生物测试方法应运而生。其中,基于新的激素受体作用理论建立的重组受体基因/报道基因酵母测试系统由于更加接近哺乳动物的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机制,且具有简单、快速、灵敏的特点,适于批量筛选和检测,因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采用重组基因酵母测试法研究了北京市污泥和一些取代酚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同时用离体的大白鼠肝癌细胞株(H4IIE)测试了北京市污泥的芳烃受体效应,通过两种方法的应用,进一步验证了重组基因酵母法的优越性及构建芳烃受体双杂交酵母的必要性。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对北京市污水厂污泥的生物毒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测污泥均不显示雄激素诱导效应和孕激素诱导效应,雌激素诱导效应处于较低水平;但雄激素抑制效应、孕激素抑制效应及芳烃受体效应较强。污泥经堆肥处理不能有效去除内分泌干扰物质和芳烃受体效应物质。 2.对酚的重组基因酵母测试结果表明酚类物质的类/抗雌激素效应与酚环上的取代基性质相关。烷基位于对位、烷基酚的吸电子基取代(氯原子)及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均有利于表现酚的雌激素活性;而烷基位于邻位、硝基邻位取代、多羟基取代及氨基取代均会降低酚的雌激素活性。具有抗雌激素活性的酚类通常在单羟基酚环上有由至少三个非氢原子(不包括三个碳的烷基)组成的取代基。 3.采用基因克隆和酵母双杂交方法已成功克隆Ahr LBD基因片断并将其定向连接到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上构建PGBKT7-Ahr诱饵质粒,同时提取分离出PGAD424-GRIP1靶质粒并进行测序鉴定。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柏校;张辰;王国华;来巧红;徐禹华;孙晓;;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在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08期
2 ;污泥处理 创业者抢抓商机[J];生意通;2011年07期
3 王强;姚慧敏;张亚男;王丽;;污水处理厂环境污染及治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2期
4 李罡;朱静文;;倾倒毒泥成京城环保第一大案[J];环境与生活;2011年02期
5 王站巧;;衡水污泥的农业资源化可行性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11期
6 韩卿;李清林;;造纸污泥处理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天津造纸;2011年02期
7 苏波;;石油化工污泥处理技术的进展[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08期
8 班福忱;张晓宁;李亚峰;;改良型A~2/O工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与运行[J];工业水处理;2011年05期
9 李清林;;造纸污泥处理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J];黑龙江造纸;2011年02期
10 张春兰;;太原市北郊污水净化厂运行经验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16期
11 邱福海;;同步好氧污泥稳定的活性污泥法设计计算[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18期
12 尹浩;檀立朝;;三峡库区城镇污水厂污泥土地利用可行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24期
13 曹艳玲;;带式压滤脱水机运行管理[J];山西焦煤科技;2011年S1期
14 雷明;夏海波;饶欠平;;污水厂强化生物硝化和除磷的研究及运行策略[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6期
15 李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控制对策[J];科技资讯;2011年21期
16 王伟怡;;污水处理厂污泥酶解溶出有机物试验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7 顾红雅;;加快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进程[J];北京观察;2011年07期
18 ;亚洲最大的污泥处理工程年底投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年06期
19 孔祥锐;朱冠楠;;城市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对比[J];山西建筑;2011年21期
20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骨干企业[J];中国环保产业;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立飞;;郑州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探讨[A];生物质能源开发应用与固废污染控制——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处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唐建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和处置的关系[A];2009(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中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论文集[C];2009年
3 张健;;污泥处理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流分析[A];2007水业高级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唐建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和处置的关系[A];2009水业高级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张健;章菁;U.Leidel;高世宝;;污泥加钙二级处理的工艺基础与应用[A];2009(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中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论文集[C];2009年
6 翁焕新;马学文;苏闽华;孙峰;;利用烟气余热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印染污泥[A];2009(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中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论文集[C];2009年
7 赵俊学;李小明;曾媛;李菲;;冷轧不锈钢板带生产过程酸洗污泥的处理与利用[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0年
8 王贤圣;王林;;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初探[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9 胡维杰;;上海市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污泥液、回用水处理系统工艺技术[A];2010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煦;;污泥改性深度脱水推进资源化利用[A];生物质能源开发应用与固废污染控制——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处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健;纸浆污泥纤维素酶水解糖化与增效工艺及机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亮;污泥混煤燃烧热解特性及其灰渣熔融性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杨晓;基于节能减排的改良型氧化沟流场优化与污泥制备建材的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谭国栋;城市污泥特性分析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李昂;污泥吸附除磷脱氮工艺及其数学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 李钢;市政污泥热解减排技术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7 邓文义;污泥间接式干化机理及处置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张弛;复合硫杆菌与MT基因工程菌对污泥重金属的联合生物淋滤[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9 刘畅;超声预处理组合技术改善污水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敦球;城市污水污泥重金属去除与污泥农用资源化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月华;生物毒性测试法的研究与应用[D];西南大学;2010年
2 费云舟;污泥污染土壤中接种AM真菌对紫云英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司建伟;小球藻处理生活污水及污泥提取液的试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4 张灿;紫穗槐幼苗在污泥影响下的生理特征与重金属吸收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刘丽芳;生物淋滤法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动态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6 康少杰;污泥农用对作物生长和土壤重金属累积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7 薛莲;污泥内碳源增效释放及水解液氮磷去除的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郭幸丽;污泥溶胞一水解酸化-CAS减量工艺中试设计及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韩术鑫;新型填料—污泥粉煤灰陶粒在生物滤池中处理合成废水的效果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高明;壳聚糖接枝共聚污泥脱水剂的制备及污泥脱水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雨;新北水处置污泥工程项目入选年度污泥处理处置十大推荐案例[N];中国建材报;2010年
2 通讯员 刘莉娅 记者 肖琼;污泥有望变水泥[N];黄石日报;2010年
3 记者 梁淑芳;全疆首个治理污泥项目开建[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4 广东建设报记者 纪辛 通讯员 史韵;广东污水厂污泥2015年100%无害化[N];广东建设报;2011年
5 记者 杨永芹;破解污泥处理题[N];重庆日报;2005年
6 钱江;杭州污泥处理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建材报;2009年
7 董学峰;污水厂污泥将变废为宝[N];东莞日报;2010年
8 记者 彭磊 实习生 栾方 通讯员 胡信;年内,让污泥变沃土[N];湖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吴金慧;化工行业应为污泥处理找出路[N];中国化工报;2010年
10 记者 赵维光;可年处理有害污泥54万吨[N];文汇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