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建兰亚属植物种质资源分子分类及亲缘关系研究

蹇黎  
【摘要】: 为了加快兰花的育种步伐,培育出优质的兰花品种。本文对建兰亚属兰花种质资源的形态及叶绿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RAPD、ERPAD、PCR-RFLP、ISSR、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建兰亚属植物资源进行分子分类及亲缘关系研究。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建兰亚属21个兰花品种的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除叶脉序特征均为平行脉序(弧形脉),叶片均为纸质外,不同品种间的一级与二级脉随品种也不相同,所有品种在形态上具一定的分化,表明其形态特征反映出不同品种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为属下种间的界限和关系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证据。 2.应用SPAD-502叶绿素计和常规方法对21个建兰亚属兰花品种的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兰花在种间或种内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以及SPAD值均有所不同,但他们之间表现出优异的差异性;7个兰花种间的叶绿素含量与其SPAD值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利用SPAD值来衡量其叶绿素含量的可行性;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把21个兰花品种分为2大类群。 3.应用ERPAD(延长随机引物扩增DNA)标记对54个寒兰品种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8个多态性强引物的1个碱基延长,共扩增出2959条带,其中2527条带(85.40%)具有多态性,延长2个碱基引物ACTGAACGCCCG+ACTGAACGCCGG能获得一条2.5Kb RAPD特异性片段,此片段在RAPD引物(ACTGAACGC)和延长一个碱基的(ACTGAACGCC+ ACTGAACGCCC)引物具有相同的扩增片段。在无需克隆和测序的条件下,这种标记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均接近SCAR标记。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把54个寒兰品种分为2大类群。 4.应用PCR-RFLP标记对54个寒兰品种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在6个叶绿体基因组(cpDNA)的PCR-RFLP分析中,对4个(66.67%)可扩增出条带引物进行12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有19种(26.38%)引物酶组合能检测到116多态性带纹。在6个线粒体基因组中(mtDNA)的PCR-RFLP分析中,利用12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能扩增出条带的2种引物进行消化后,只有一种引物(Cox1)能扩增出55(53.49%)多态性带纹。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把54个寒兰品种分为4大类群。 5.应用ISSR标记对54个寒兰品种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8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893条带,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为2-6条,平均为3.22。其中有224个多态性条带,占总带数的24.72%,平均多态性条带数为2.73。扩增带纹片段多在200bp-2000bp之间。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把21个兰花品种分为6大类群。 6.应用SRAP标记对51个寒兰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1对SRAP引物组合对共扩增出586条带纹,其中504条为多态性(86.01%),平均每个引物扩增46条多态性带。聚类分析表明把51份材料根据起源和生物学特性划分为中国寒兰和日本寒兰两大类群。 综上所述,通过形态学标记、生理学标记以及分子标记对部分兰花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其亲缘关系,旨在为兰花品种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科学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潘胜利;;百花食谱之七 兰花[J];园林;2006年07期
2 蒋细旺;;精养兰花占春芳[J];绿色大世界;1998年02期
3 李丽艳;;怎样养好兰花[J];河北林业;2000年06期
4 刘德轩;;在东北养兰的一点体会[J];中国花卉盆景;1992年12期
5 ;泰宁拟建兰花品种基地观赏园[J];福建农业科技;2009年06期
6 卢思聪;;建兰[J];中国花卉盆景;1985年08期
7 舒迎澜;;兰花史话[J];园林;2007年05期
8 谭惠秋;;养兰新手经验点滴[J];中国花卉盆景;2009年03期
9 ;品味兰花[J];今日湖北;2005年04期
10 潘颂和;;实现国兰产业化要做到“四化”[J];中国花卉园艺;2009年13期
11 范成明,李枝林,何月秋;兰花病害研究现状[J];农业与技术;2004年02期
12 罗列;;顺德兰花园艺发展概况[J];广东园林;1991年03期
13 舒迎澜;;清代江浙沪之兰蕙花市与花会[J];园林;2007年01期
14 胡应东;;顺德消费性国兰生产方兴未艾[J];中国花卉园艺;2009年13期
15 李放平,唐红,景义芳,陈鄂;兰花主要品种的繁殖与栽培[J];湖南林业科技;2001年04期
16 程建国,李敏莲,杜正科;我国兰花栽培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7 陈心启;;空谷幽兰[J];园林;2008年12期
18 杨桂林;;麻栗坡发展兰花前景诱人[J];云南林业;1993年03期
19 宿福祥;;金黄素心建兰在兰州开出特大花朵[J];中国花卉盆景;1996年05期
20 包尚理;;夏季如何养好兰花[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平;;政府搭台 兰花唱戏——宜丰县发展兰花产业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调查思考[A];宜春市“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郑佩培;;崇明白山羊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A];遗传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马琴;曹瑞;陈安平;;中药肉苁蓉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A];第六届肉苁蓉暨沙生药用植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关萍;李牡丹;张玉晶;;粗毛淫羊藿居群间ISSR分析[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张林;成海钟;周玉珍;娄晓鸣;吕文涛;张文婧;;62个朱顶红品种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A];中国球根花卉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6 潘连德;马召腾;;中国境内松江鲈鱼四群体遗传变异的ISSR分析[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黄文霞;何仪;何觉民;莫俊杰;陆建农;刘召亮;周鸿凯;;高效能源植物-绿玉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A];北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李玲;黄峥;许正;羊海军;崔大方;;中国天山野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 Ldb.)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A];2011年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暨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鹏;玉永雄;;紫花苜蓿菌核病抗病基因ISSR标记初步研究[A];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郭闯;韩晓磊;盖建军;邹宏海;陈焕根;龚培培;;江苏省2个日本沼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蹇黎;建兰亚属植物种质资源分子分类及亲缘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罗新宁;基于SPAD的棉花氮素营养诊断及氮营养特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臧睿;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种群组成、分子检测及其ISSR遗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晓明;灰毡毛忍冬新品种ISSR分子标记及组织培养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5 胡东燕;分子标记技术在桃花品种系统分类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6 赵卫国;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7 杨旻;基于ISSR和SRAP的半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邓传良;石蒜属植物系统学及长筒石蒜遗传多样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9 张桂寅;棉花黄萎病抗性表现及其基因表达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10 桂富荣;紫茎泽兰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结构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海;贵州建兰亚属植物的亲缘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随粉粉;福建国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宋吉轩;贵州甘薯种质资源鉴定与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4 周少云;华南地区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形态与ISSR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5 王鹤冰;人工老化芥菜种子生理生化变化及基因组DNA损伤的ISSR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刘思泱;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的核型及ISSR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7 高思青;皱边石杉内生真菌ISSR分子标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易鼎杰;台湾桤木非整倍体筛选与ISSR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9 余爱丽;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的遗传相似性和关系[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10 陈戈;企业信息化程度和安全需求水平的研究及两者关系模型的探索[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江瑾 通讯员 黄水林;山涧野兰如何变成宝[N];闽西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钟嘉;雅长兰花为谁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本报记者 韩益;汝城兰花磕绊中迎来曙光[N];中国花卉报;2011年
4 记者 周月桂;小兰花也可做成大产业[N];湖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丹玲;连城兰花借势步入产业化[N];中国花卉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丹玲;连城兰花积极筹备上市[N];中国花卉报;2011年
7 记者 刘文娟;福建连城兰花观光园六月开建[N];中国花卉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韩益;闽赣浙寒兰产业陆续萌动[N];中国花卉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殷陆君 通讯员 项华宗;昔日山涧兰花 今日致富一方[N];经济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刘剑 孙同乐;千盆精品兰花将在温江“论剑”[N];消费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