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巴蜀仙道文学研究
【摘要】:仙道文学的地域性研究始于最近几年。龙显昭、黄海德编著的《巴蜀道教碑文集成》(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赵卫东主编的《山东道教碑刻集:青州、昌乐卷》(齐鲁书社2010年)和《山东道教碑刻集:临朐卷》(齐鲁书社2011年),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这些成果多侧重于文献方面的搜集和整理,在体式上又多限于道教碑文,所以仅仅是地域性仙道文学研究的一个良好开端。鉴于道教是以巴蜀为起源地之一,且在唐五代时期达到高峰,本文遂将隋唐五代时期的巴蜀仙道文学纳入研究视野。通过对该时期巴蜀仙道文学作品的分析,勾勒出该时期的巴蜀仙道文学风貌,是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交待隋唐五代时期巴蜀仙道文学产生的政治和文化背景。第二章隋唐五代巴蜀仙道诗词,通过具体作品的阐释,展现该时期巴蜀仙道诗词创作概况。由于巴蜀仙道诗本土创作和外来创作的特征较为明显,本文因此分巴蜀本土仙道诗和巴蜀外来仙道诗两类进行讨论。第三章隋唐五代巴蜀仙道散文,意在通过解读该时期巴蜀仙道散文中的优秀篇章,充分展示仙道文学的魅力,进而彰显其在仙道文学中应有的地位。第四章隋唐五代巴蜀仙道小说和仙道戏剧,探讨该时期巴蜀仙道小说丰富的思想内涵,分析其色彩各异的神怪形象,且对该时期尚处于萌芽状态的仙道戏剧略作评析,旨在凸显其在真正意义上的仙道戏剧形成过程中的奠基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