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同伴依恋、领悟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
【摘要】:初中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特殊的“心理断乳”阶段,初中生一方面开始变得独立而自我,但同时又表现出敏感而脆弱的矛盾心理。作为初中生最重要的社会联结和社会支持——父母、同学和朋友是其此阶段矛盾心理的缓冲器。本研究探讨了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同伴依恋、领悟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四个变量的关系。对641名初中生采用《同伴依恋量表》、《家庭教养方式问卷》、《亲社会倾向量表PTM》、《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调查。分别对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同伴依恋、领悟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得分状况对人口学变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中介效应后得出:(1)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倾向明显。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在年级和生源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初三学生显著高于初一、初二学生,城市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2)初中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多为温暖与信任型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与是否离异部分维度上呈显著性差异;(3)温暖、信任型教养方式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且对亲社会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4)同伴依恋在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在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先通过影响同伴依恋、再影响领悟社会支持这一链式路径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产生正向预测作用。(5)同伴依恋在信任型家庭教养方式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在信任型家庭教养方式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信任型家庭教养方式先通过影响同伴依恋、再影响领悟社会支持这一链式路径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产生正向预测作用。研究证实:家庭温暖型、信任型的教养方式会正向影响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同时,同伴依恋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温暖型、信任型的教养方式与亲社会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为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发展,父母既要重视良好家庭教养方式的构建,也要重视个体的同伴群体以及社会支持系统对其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