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跨学科生源培养策略
【摘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立至今已有十五年的历程,该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由于该专业招生背景的特殊性,客观上致使诸多跨学科专业学生报考该专业,从而使跨学科生源成为该专业不可忽视的来源,但是,学界对这一部分跨学科生源的重视和关注度还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深度分析四川师范大学2011级至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源的相关数据,辅以问卷调查,试提出汉硕跨学科生源培养的相关策略,以期为优化汉硕培养方案提供力所能及的参考。本文首先整理分析11年来四川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生源数据,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汉硕生源按照学科门类分类,结果显示四川师范大学汉硕研究生生源结构呈现复杂多元的特点。其次,论文分析了不同版本的汉硕培养方案后,发现汉硕跨学科生源培养还有可以改进的诸多方面。然后,论文梳理了四川师范大学2017届至2021届汉硕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性质,发现大多数汉硕毕业生在中小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最后,论文结合调查问卷及笔者自身学习经历,从加试科目、课程设置和论文选题等三个方面提出该专业跨学科生源的优化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