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黄宾虹“书法入画”的探析
【摘要】:
被誉为“南黄(宾虹)北齐(白石)”之称的黄宾虹通过近一个世纪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给中国画坛留下了丰富的美术作品和理论著作,可以代表20世纪中国画的成就。在中国画不断发展变革的今天,黄宾虹的绘画理论依然对中国画的发展起着指导性意义。
由于书法和中国画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而“书法入画”是黄宾虹笔墨观的理论精髓,所以他的“书法入画”尤其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对黄宾虹“书法入画”在艺术实践和绘画理论两方面的探析,总结出在百家争鸣的当代中国画坛,如何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书法入画”健康发展的创作道路,既为作者也为今后的中国画学习者提供理论平台。
在正文部分,作者首先总结了黄宾虹在其艺术人生过程中“书法入画”理论形成的生活基础和文化沉淀,再以“书法入画”为切入点,梳理了从元到明清以来历史上“书法入画”代表性画家的创作思想和绘画特色,为更好地理解基于传统学习才“破茧而出”的黄宾虹艺术主张奠定基础。除了对历史的继承,作者着重探究了黄宾虹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书法入画”的拓展,阐明了他对“书法入画”的独特见解,剖析了他“书法入画”代表性理论“五笔七墨”的涵义,从而从“艺”的层面上升到“道”,对黄宾虹“书法入画”的笔墨精神进行了解读。在对黄宾虹“书法入画”探析过程中,还阐述了黄宾虹所倡导的“书法入画”对当代画坛的影响,分析了中国画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倡导“书法入画”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并在对当代画家影响的一节中,以张仃、龙瑞和季若霄等几位艺术家的作品赏析作为例证。最后落实到作者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创作实践上,解析了受黄宾虹“书法入画”影响的部分代表作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创作观念。
在结论部分,作者就书画融合问题做以简单总结,并以倡导“书法入画”良性发展的创作立场表达了自己对黄宾虹“书法入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