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摘要】:水资源是一种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但日益增长的人口与经济活动,不断加剧的水污染和水环境破坏,持续变化的气候,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使得水资源突显出严重脆弱性。贵州省作为中国典型的喀斯特省份,水资源系统复杂、脆弱,研究水资源脆弱性对贵州省水资源的安全开发利用、保护及科学管理,促进长江、珠江上游天然生态屏障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贵州省地处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富,但由于喀斯特作用强烈,地表地下“二元结构”突出,“三水”转换迅速,地表水下渗严重,加之石漠化广布,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水资源问题尤其严重。本研究分别基于综合指数法及GIS、RS技术对西南喀斯特区典型省份—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喀斯特地区由于独特的自然本底环境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水资源脆弱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具有独特性,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综合影响造成了贵州省水资源的脆弱性。利用SPSS与Excel统计分析工具对贵州省1961-2015年降水、温度与夏旱数据的分析表明,贵州省降水量呈减少态势,温度呈升高趋势,夏旱有增强态势。通过对降水、温度、夏旱变化的综合分析得出,贵州省气候呈变暖趋势,气候的变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贵州省水资源的脆弱性。(2)根据对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基于综合指数法及GIS、RS技术对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综合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时间维度上,贵州省2000-2015年水资源脆弱性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00、2001、2002、2003、2006、2009、2010与2011年这8年水资源呈现出“极度脆弱”;2004、2005、2013年这3年水资源呈现出“重度脆弱”;2007年水资源呈现出“中度脆弱”;2008与2012年水资源呈现出“轻度脆弱”;2014与2015年水资源系统呈现出“不脆弱”。整体上看,水资源脆弱性呈下降趋势,自然脆弱性波动上升,人为脆弱性波动下降。空间维度上,2000-2015年全省水资源脆弱性总体上南高北低。基于GIS、RS技术的评价结果显示,在空间上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南部高于北部,其中存在四个高值区,一是由麻江、凯里、都匀等市县组成的高值区;二是由六枝特区、关岭、晴隆组成的高值区;三是以江口县为中心的高值区;四是兴义市西部高值区。整体上,基于综合指数法与GIS、RS技术的评价结论基本一致,水资源脆弱性南部高于北部。(3)根据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脆弱性特征、影响因子及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降低水资源脆弱性的对策建议: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包括提高农业、工业、生活用水节水利用效率;利用水权交易机制与价格调控水资源使用量,逐步完善水权交易制度,实施梯级用水政策;完善水利工程的科学布局与建设,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依靠科技进行集雨集流、污水处理循环利用、水质保护以及云水资源的利用;开展水资源及水环境的监测与预警,增强水资源管理与调控能力;从改善自然本底环境出发,加强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从源头上降低喀斯特山区水资源脆弱性。
|
|
|
|
1 |
张国芳;水资源保护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大事[J];甘肃科技;2000年05期 |
2 |
;《水资源保护》杂志特约通讯员会议在宁召开[J];水资源保护;2000年01期 |
3 |
曹捍;国外水资源保护现状与趋势[J];水资源保护;2000年03期 |
4 |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J];人民长江;2001年07期 |
5 |
张文理,郝仲勇;德国的水资源保护及利用[J];北京水利;2001年03期 |
6 |
郭志全,周海山,鲁青;辽宁省水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1年08期 |
7 |
王泽云;丰润县城水资源保护对策[J];海河水利;2001年05期 |
8 |
张学峰,李玉洪,张芳珠,梁海燕;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1年04期 |
9 |
;《水资源保护》2001年总目次[J];水资源保护;2001年04期 |
10 |
徐俊仁;关于我省水资源工作的研究与思考[J];江苏水利;2001年04期 |
11 |
李志群;水资源保护走向流域模式[J];东北水利水电;2002年10期 |
12 |
关立军,王洪亮;浅谈雾灵山保护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J];河北林业科技;2002年06期 |
13 |
马冬明,张大伟,毛丽娟;大庆市水资源保护对策与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2年03期 |
14 |
刘仲桂;德国、法国、荷兰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概况[J];人民珠江;2002年03期 |
15 |
程晓冰;水资源保护概况(续)[J];水资源保护;2002年01期 |
16 |
;《水资源保护》2002年总目次[J];水资源保护;2002年04期 |
17 |
张绍峰,李东亚,李韶旭,王先锋,赵会林;黄河水资源保护监控中心建设[J];人民黄河;2003年04期 |
18 |
王先锋,李东亚,张绍峰,牛永生,张颖,赵会林;黄河“数字水资源保护”建设[J];人民黄河;2003年08期 |
19 |
;2004年《水资源保护》征订启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年04期 |
20 |
;美国的水资源保护[J];海河水利;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