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研究
【摘要】:
课堂教学公平是教育公平在微观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本文以多元智能等有关理论、教育学等不同学科领域中的相关理论和教育思潮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重新界定了课堂教学公平的概念和原则。这一界定关注了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总体和优秀学生群体,也涉及到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潜能,弥补了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是对已有研究的深化和发展。
研究者深入选取的农村和城市学校,以初二年级的课堂考察为重点,结合对教师、学生的访谈和调查问卷等形式,从宏观层面对本研究提出的公平原则进行分析,深刻揭示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在中观层面,对课堂考察中得到的数据进行简单对比分析并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对待不同职务、不同成绩、不同性格、不同位置、不同喜好度的学生时在课堂提问、课堂表扬、课堂批评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微观层面,通过对所选取的边缘学生的考察表明,这些不公平现象在弱势群体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差异性检验也表明,不同职务、不同成绩、不同性格、不同位置、不同喜好度的学生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讲解难度、学到的知识、愉快程度和教师公平性”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课堂教学不公平现象的存在。
研究发现,现存的教师评价制度、教育资源分配、教师素质、家庭因素和客观条件等方面制约了课堂教学公平的实施,因而本文从构建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制度建设和教学实验研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本文试图通过对课堂教学不公平现象的揭示,引起教师和社会的更多关注,寻求改变课堂教学不公平现状的途径,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高质量、公平的教育。
|
|
|
|
1 |
柴楠;;尊重:课堂教学公平的伦理规范[J];教育导刊;2011年06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