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关于学习风格对大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作用的研究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学好英语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可以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取得学位,还可以为他们找到好的工作提供条件。对未来的发展,也有优势。在这样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英语学习的队伍中来。被父母送去学英语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成人们在英语学习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中国英语的教与学都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然而,投入在英语学习中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与所取得的成果不成正比。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外语教育的特点仍然是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说的话和让他们所作的事。也就是说,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师话语在课堂上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学生们坐在座位上听和记笔记,没有什么机会用英语和其他的同学及老师交流。这种教学模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在一些考试中分数高,然后实践中的交际能力弱的现象。随着应用语言学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及研究者们的批评。在外语教学领域,有一种倾向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负有更多的责任。因此,自主学习的概念在二语及外语教学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找出学习英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60年代以来,外语教学的重心从如何教转到了如何学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语言研究者意识到一种教学方法从理论上看起来无论多么好,而学生都达不到老师所期望的学习效果。因此,研究者们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及这些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加以重视。因而,作为个体差异之一的学习风格受到了越来越多语言教师和研究者们的重视。在西方国家,对学习风格的研究开始70年代早期,经过许多的研究之后取得了鼓舞人心的结果。在中国,教师和研究者们运用学习风格相关理论以及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服务。这对提高中国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大多数的研究都是有关学习风格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的理论解释。也有一些实证研究证明英语学习风格和学习成果的关系。本论文的重点在于提升老师和学生对学习风格和自主学习概念的认识并从学习风格的角度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本研究的受试者是重庆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的185名学生。作者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好以及学习风格,自主学习和英语成绩的关系。也就是说,本文的第一个目的是找出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好;第二个目的是使学生意识到学习风格和学生自主学习成绩的关系:第三是从学习风格的角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该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偏好视觉型学习,其次是个人学习。并且有意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该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如下建议:教师们应该更新自己有关学习风格和自主学习的知识并且帮助学生有意识的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偏好及其对自己学习的影响。当老师在为课堂准备的时候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好并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学习风格。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选择自己的学习策略时考虑到自己的学习风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本研究也为编写教学大纲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