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不仅是中学化学教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重要的手段之一,还是学生理解并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可以了解化学反应的神奇,感知化学学科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从而获得打开化学新世界大门的钥匙。论文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的指导下,依据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等教育理论,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实验资源缺乏,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2)化学实验课程开设与新课标标准存在差距;(3)教师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4)新课程中实验评价标准与实际教学评价方式不符;(5)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依赖教师,缺乏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并提出五个方面的改进策略:(1)改善实验条件,为实验教学开展提供基础保障;(2)开发本校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实验课程开设率;(3)提高教师素质,重视实验教学;(4)完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5)利用学案和微课,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1)~(4)条建议供相关决策者参考,本论文主要将学案和微课融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通过教学实施,反馈信息显示,教师层面:教师能认可这种实验教学手段,学生对教学过程参与度更高,学生探讨欲望更强,回答问题更加积极,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活跃,且能让不具备完善实验条件学校的学生感受实验化学实验的魅力。学生层面:这种学习形式提高了预习的效率,能帮助养成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感觉上课更能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提高了学习化学课程的兴趣,还能充分运用很多碎片化的时间,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