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看庞德英译古诗的意境再现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其意境更具独特的艺术魅力。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译者对诗歌意境的认知直接影响其在翻译过程中对意境的解码和编码操作,也直接影响译本的质量,可以说意境的传递是诗歌翻译的核心。
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由姜秋霞提出,她认为,从美学角度看,成功的文学翻译在于成功的格式塔意象再造。文章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庞德的基本情况、意象主义及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接着分析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境概念,包括意境的起源,意境的主要特征以及创造意境的主要方式等等。通过对比,发现姜秋霞教授的格式塔意象概念与古诗翻译中强调的意境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进而,基于姜秋霞教授提出的的格式塔意象再造模式,本文提出中国古诗英译中的意境再现模式,希望对于“意境再现”这个难题能有一定指导意义。最后,基于意境再现模式,以庞德英译《神州集》中的三首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评价性地分析了庞德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是如何实现格式塔意境再现的。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具有整体性、隐含性和文化继承性的特征。在翻译过程中,忽视了意境的本质特征可能会造成重形轻意或重意轻形的问题,最终会影响诗歌翻译的审美效果。因此,诗歌翻译中应充分认识意境的重要作用及其本质特征,翻译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思维过程。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更是涉及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等诸多因素的艰巨工作。笔者希望本文所作尝试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研究会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