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林的理想帝国构建
【摘要】:英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鲁德亚德·吉卜林,其作品在文学界一直颇受争议。本文试图从东方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吉卜林帝国话语在其著作《基姆》中的体现。书中对人物的塑造和刻画,以及对被殖民国家的描写,均带有浓重的后殖民主义色彩。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吉卜林和他作品的简介。第二部分包括三章。前两章通过运用东方主义理论,试图对小说中东西方描写中呈现出的帝国话语进行分析。第三章则揭示了吉卜林在呈现东西方时不经意间流露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忠诚于大英帝国,同时又对生身之地印度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书中充满温情地描写印度的山水、习俗和人民,同时描述了英国殖民者和印度人民精诚合作、同仇敌忾。因此,他在《基姆》中努力构建自己的理想帝国,以此实现自己的乌托邦梦想。书中的印度,一片安定和谐,人民甘心臣服于大英帝国的统治。至始至终,其东方主义意识和帝国主义倾向仍是整书的基调。作为“帝国主义的鼓吹手”,吉卜林渴望的是在西方引导和统治下,东西方实现交融一体,以最终确保大英帝国的利益与稳定。
|
|
|
|
1 |
陈洁;;吉卜林小说《莉丝帕斯》中的文化身份解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