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孙泽琼  
【摘要】:针对外语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和外语专业学生人文教育、能力培养的缺失,外语院校应加强实施通识教育已成为外语界人士的共识。近年来外语院校陆续实施通识教育,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是依然存在通识教育概念和课程目标不清、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本文综合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对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概况及其问题进行研究。 本文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本问题的缘由、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部分从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原因、优势和局限、基本条件等三方面对外语院校通识教育的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结合第三部分论述的通识教育课程的类型、特点和内容的设置原则,第四和第五部分系统研究了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文中先将重点研究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四川外语学院这四所外语院校本科学生的学分构成和通识教育课程所占比重以及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领域通过图表等方式进行详细分析,然后结合相关的可靠数据,对其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 第六部分概述中外共七所大学外语专业人才的通识教育总概况和具体的课程设置,第七部分依据这七所大学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第八部分提供了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方案。 最后一部分在概括全文基本结论的基础上,对论文的不足作了扼要说明,并提出了后续研究中应关注的若干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J];大学(学术版);2011年05期
2 柴明勤;;地方农业院校通识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3 颜海波;;试析“全人教育”关怀下通识教育的价值导向[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3期
4 陈玉红;张丽;胡家会;;对通识教育的实践认识[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3期
5 安贞慧;刘鸿雁;;加强外语通识教育 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6 马凤岐;;通识教育的政治学[J];江苏高教;2011年04期
7 王蔚虹;;高校大学生通识教育探析[J];科技资讯;2011年23期
8 赵聪;;通识教育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汪征;;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文化传播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6期
10 刘菂斐;;全球化视角下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1 刘旭;梁婷;;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内涵及实施研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04期
12 王二霞;;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年03期
13 顾玲妹;;高职通识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14 陈占权;;外语院校加强大学生思想上入党教育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7期
15 包莉秋;;通识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美育课程改革[J];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16 高建国;宋才琼;张俊峰;;西南联大课程设置中的通识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7 廖建荣;;国内通识教育的文学教材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18 黄岚;;论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之关系及其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启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19 任伟伟;;通识教育的现状审思与路径探寻[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1期
20 李云辉;;外语院校研究生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以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德育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庆生;杜家政;;通识教育课程—力学工程[A];北京力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向铁元;乔卉;彭辉;郭晓云;;本科教学中开设通识课程的必要性—“绿色电力”通识课程教学有感[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王君艳;严正;;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定位下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培养计划[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鞠成涛;;翻译公司在MTI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5 陈乃芳;;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 开创对外交流合作新局面[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6 国玉奇;;复合型俄学人才的培养与课程改革[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葛铁鹰;;最好的知识是学以致用的知识——谈我校外语系课程设置中《报刊选读》与《文学选读》的比重问题[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8 林晓英;苏现波;;关于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冬竹;;《关于俄语专业高年级教学改革的思考》[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伍治国;;调整民族院校外语教学语种势在必行[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顺玉;语言测试构念效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彭寿清;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泽琼;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2 邓慧杰;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夏玲;美国社会科学通识教育课程及其强国职能[D];河北大学;2010年
4 李满满;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5 姚向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孙增娟;社会变迁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智婧;外语院校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杨莹;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葛晓飞;台湾地区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柯燕;高等职业教育视角下“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思考[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春丽;外语院校应发出强音把中国介绍给世界[N];光明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春丽;外语院校的科学研究大有可为[N];光明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李佳 通讯员 张全友;武大停掉8门通识教育课程[N];长江日报;2010年
4 北京外国语大学 贾德忠 祝和军;外语类院校如何谋求跨越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苏大鹏;确立外语院校语种群优势[N];光明日报;2007年
6 王明惠;共建共享外语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段文若;外语院校培养方式急需改进[N];北京日报;2009年
8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教研究所 苏大鹏;以语种群建设提升外语院校教学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吴友富;打造外语院校核心竞争力[N];文汇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方可成;“小楼”和“大师”:一所理想大学的模样[N];南方周末;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