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译者主体性研究
【摘要】:
中西传统翻译理论的重心一般都集中于对翻译性质、标准和技巧方面的探讨,而忽视对译者的研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译者随之登上历史舞台,译者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应有的彰显。译者在翻译中彰显主体性的同时自然也受制于某些因素。
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双语作家和语言学家。他兼用中英文写作,蜚声世界文坛。“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是其思想、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生涯的写照。为向西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林氏翻译了大量中国文学、文化和哲学经典,译作在西方大受欢迎。林语堂在翻译理论方面亦有建树,其中便不乏译者主体性方面的论述。译界对林氏翻译行为及翻译作品的研究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这与林语堂在中国翻译、文化译介等领域的历史地位和卓越贡献不甚相称。
本文对翻译家林语堂的英译作品《幽梦影》进行研究,以期能以此更全面地揭示译者主体性。除了引文和结语,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对译者主体性研究之发展简作介绍。第二、三章是全文的重点,分析林语堂翻译思想中对译者的关注以及影响翻译家林语堂主体性彰显的内外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英译作品《幽梦影》进行较为深入分析。重心将放在分析林语堂主体性如何在《幽梦影》中得以彰显,其中包括原语文本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