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综合经营路径研究
【摘要】:综合经营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近十年来,综合经营在国内呼声日高,业界和学界对时机是否成熟的判断趋于肯定,各大金融机构都积极努力去获得牌照和综合经营平台。但是如果从立足综合经营的本义、发挥综合经营的优势、达成综合经营的目的与效益、促进金融深化的角度考察,中国金融业的综合经营还是刚刚开始。所以本文出于分析现实问题的需要选择重点研究综合经营的发展路径,并以我国五家大型国有商业控股银行(文中简称“大型银行”)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综合经营的路径选择问题。
综合经营是兼具宏观含义与微观含义的课题,于具体的银行中介而言,’选择混业与否,是微观选择,于监管部门和国家金融发展的整体而言,是否允许综合经营,是宏观的制度供给。我国无论是银行制度、还是金融中介的发展历史,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各主要国家都不相同。中国属于成功的转型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一定区别,本文经过对国内外大型银行中介发展综合经营历程的微观研究,深入分析了推动混业变迁的力量。本文运用转型经济学理论的观点、在金融中介理论的分析框架下,探索怎样在微观和宏观上成功地实施这一变迁,得出了以下结论——
1、大型银行是否发展综合经营更多地取决于国家的战略性政策安排,而非市场竞争影响下的个体决策。我们需要主动推进金融综合经营的制度改革,将大型银行发展综合经营当作国家的战略性政策安排来推行。
2、为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完善大型银行的业务结构,推动大型银行所能提供的金融功能的升级变迁,应重点发展面向消费者个人的综合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