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研究
【摘要】:
本论文以宏观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并把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作为研究的
着力点,由此构成“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研究”的论题。人力资源是本论题的
核心范畴,揭示人力资源的本质特征、基本属性及其在社会实践运动中总体作用的
形式和现实意义,是本文的重要任务。以人力资源为中心,努力构建起关于宏观人
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理论框架,则是研究的基本目的。
人力资源是当今社会发展中极为引人注目的一种人口经济现象。在西方经济管
理中,非常重视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从我国的社会实
践和理论研究进程看,人力资源问题已愈来愈得到重视。人力资源现在已是一个在
科学研究和社会经济管理工作中使用频率颇高的名词。许多学科和领域都从不同角
度对人力资源概念加以运用。本文强调指出,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
首先反映为一种人口经济现象,对人力资源的研究考察首先要从人口学、特别是从
人口经济学的角度展开。
本文认为,作出宏观人力资源与微观人力资源理论划分,是为了进一步丰富理
论成果和推动实践的需要。在人力资源研究中,“人”是表述的出发点,而不是探
讨的出发点。“人力”是联系劳动生产过程来看的人口,是劳动生产过程的经济要
素,因此,关注劳动生产领域是宏观人力资源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的
“两种生产”理论是人力资源研究的重要指南。人口质量理论对人力资源内涵有深
刻揭示。人力资源是人口总体运动在一定范围和一定阶段的表现,从宏观上考察人
力资源问题时,离不了对有关人口问题的分析。人口是人力资源的基础,分析人力
资源问题,需要对人口规模、人口增长、人口趋势等问题有清楚的了解,特别是对
人口增长对人力资源供给的重要影响要进行深入分析。
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根本目标取向是什么?这是一个统揽人力资源问题全局
的最重要的问题。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必须以推动社会、经济、人口、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要通过调控人口运行,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可持续发
展。
由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都对劳动、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等人力因素在社
会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因此,有必要把这两种重要理论结合起
来对人力资源问题作出进一步研究。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第一经济资源和客观力
量,要提高人力资源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都必须进行投资,这种投资也即人力
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理论是实践的产物,是关于人力资源开发和投资的理论,本质
上,也是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
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是所有要素市场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它
对人力资源配置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劳动力商品化曾是我国构建劳动力市场的一个
理论难题,劳动力市场独特的发展轨迹和体制特征,反映着中国基本的人力资源开
发与配置过程的艰巨性。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源流动是联系在一起的,而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流动,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客观需要和典型反
映。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对实现人力资源的再配置是必要的和重要的途径。
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中特殊的组成部分,也是其质量特征的主要体现。人才资
源的配置过程中,有着与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同的要求、特点和方式。在经济发展的
现阶段,努力从体制上、机制上构建让企业家人才、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条
件,有着十分迫切的现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