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WTO与我国税制改革

程国婵  
【摘要】: 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进程的加快,入世脚步已日益临近。加入WTO,无疑将对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税收制度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更不能例外。在当今世界中,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资源配置、经济水平、利益分配等重要方面有重大差距,我们就不能不顾国情而一味追求税收制度的国际化,因此如何在符合WTO规则前提下尽可能使本国经济福利最大化,也就是规范公平与适度保护成为本文研究我国入世后税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目前我国有关入世后税制改革的研究多从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入手,就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待遇不公提出税收政策建议,而对于政策透明度、公平竞争等原则考虑不足,尤其是如何在规范税制前提下保护本国幼稚产业方面的税收制度的系统化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从WTO规则的解释入手,在充分理解规则的基础上结合规则,应用贸易保护理论及税收相关理论对我国现行税制的缺陷进行分析,确定入世后税制改革的原则,由此引伸出税制改革的思路是“统一税法、规范税制、公平税负、合理保护”,并具体提出了税制改革的一些建议。 本文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与税收相关的规定。首先介绍的是关税减让的有关规则,关税减让是入世的首要要求,但对于新加入世贸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并不要求关税减让的一步到位,给予了一个过渡期。其次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主要适用领域不一样,最惠国待遇原则指成员国给予某国的一项优惠待遇必须同样给予其他成员国,但允许边贸和区域性关税同盟优惠以及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优惠存在;国民待遇原则主要是指对国外与国内的产品、服务、知识产权等应享受同等待遇,包括各种法令、条例和规定,但并不禁止国内因某种需要对外国实行优惠政策,政府采购制度可游离其外。第三是公平竞争规则,主要是反倾销、反补贴。当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在另WP=3缔约国市场销售并因此对该国的某一工业部门造成实质性损害时,受害国可对倾销者征收反倾销税。当一国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得到政府直接或间接的补贴,且该产品出口对某成员国某工业部门产生严重损害时,有关成员国可征收反补贴税。第四是保障规则,是指世贸组织原则中的例外,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是基于道德、环保、卫生、国防安全等原因制定的。初级产品例外是指发展中国家因初级产品进口导致本国相关部门生存出现困难可采取进口限制;当一国国际收支平衡发生困难也可实行临时性进口限制。此外针对发展中国家设立了幼稚产业保护例外。第五是政策透明度规则,要求各国的法规、政策、措施尽可能明确和公平,及时公开政策和做法,并且一国的法律法规应尽量统一。特别规定:当需要提高税、费率时,必须提前公布。 第二章结合WTO规则对我国现行税制缺陷进行分析,分流转税、所得税及其他各税三部分。 流转税中着重分析关税和增值税,因出口退税与流转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也讨论了出口退税政策存在问题。关税的分析主要根据贸易保护理论及WTO规则从税率角度进行,通过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名义保护率与实际保护率比较,导出税率结构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协调,反映了我国关税制度过度保护与保护不力并存。对增值税的分析着重从其税制要素入手,说明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存在重复课税,出口退税不彻底、政策透明度差、征收范围过窄、税收优惠产业导向不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过重等问题,与我国扩大内需、鼓励投资、促进出口、支持技术进步、提高内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目标背道而驰,既不符合非歧视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又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不利于入世后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所以必须改革。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都存在着征税范围选择不合理,税率设计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此外还专门分析了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依据WTO规则和国际惯例应实行全额退税,这样才能保证本国产品不含税出口,从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我国出口退税率几经调整,已达平均15%的水平,但仍低于一般产品17%的WP=4法定税率,另因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劳务缴纳营业税,而除增值税、消费税外其它各税均不退的政策(WTO规则允许退税的还包括营业税、销售税、印花税等),使国内产品难以以不含税价出口,从而降低其竞争力,不利于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公平竞争。 所得税分两部分:一是现行企业所得税实行内外两套税制,内外资企业实际税负相差较大,税负不公平,不符合公平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加入WTO后,关税保护将减弱,市场准入限制也将逐步撤除,若仍实行内外两制,必然威胁到内资企业生存和发展。此外税收优惠政策名目繁多,并且以所有制性质和地区为优惠方向,不符合非歧视原则。二是现行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弱。入世后收入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公平分配的功能只能加强,而现行个人所得税制由于起征点低、税率级次过多、边际税率偏高使其调节功能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并且由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难以充分体现量能纳税的原则,造成税负不平衡。收入福利化、现金交易等也严重侵蚀了个人所得税的税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子良;;扎实工作 确保新税制的顺利实施[J];山东税务纵横;1994年05期
2 袁玉成;深化税制改革的设想[J];新疆社会科学;1987年02期
3 陈德炎;郑琦;;税制改革与承包经营责任制[J];中国改革;1987年11期
4 梁友平;;美国税制改革对资本国际流动的影响[J];涉外税务;1988年03期
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税务学会《税制改革》课题组;九十年代税制改革的总体设想[J];财贸经济;1990年10期
6 吴硕人;;特区所得税制改革的几点共识[J];涉外税务;1992年04期
7 张政珉,顾鹤根;关于税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江南论坛;1993年04期
8 肖云;近期税制改革新思路[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年S1期
9 张德荪;税制改革将对乡镇企业带来什么影响?![J];上海企业;1993年12期
10 黄振纲;新税制改革对外商的影响[J];财经研究;1994年12期
11 陈书明,建贤,赵秀英;关于税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经济经纬;1994年06期
12 ;新税制学习问答[J];税收与企业;1994年01期
13 邓子基,王陆进;税制改革与遵循国际惯例[J];涉外税务;1994年10期
14 ;国家对税制改革后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J];草原税务;1994年10期
15 曹树人;有比较才有鉴别─—学习税制改革实施方案笔记[J];税收与社会;1994年01期
16 严师超,朱书俊,梁茂东;税制改革对我市乡镇企业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994年12期
17 乌绮庭;关于税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思考[J];冶金财会;1994年09期
18 易运和;深化税制改革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1994年04期
19 ;税制改革与物价上涨[J];广西农村经济;1994年03期
20 王玲玲;;新税制将为经济发展助力[J];沪港经济;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良;;对我国加入WTO与税制改革的认识[A];海南省税务学会四届二次理事会暨全省第十一次税收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2 刘天永;;税制改革与税法律师的走向[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俞健;;税务干部要积极投身到税制改革的大潮中去[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梁云凤;;改革税制以促进服务业发展[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5 王晓燕;;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税制改革路径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贾康;;中国的税制改革[A];第二届中国财富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王鸿貌;;试论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高培勇;;2008:新一轮税制改革步入实质操作阶段[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徐水师;彭建勋;田山岗;李季三;尚冠雄;唐辛;赵克荣;宇新生;王金辉;严正广;王一江;张忠义;闫志义;李录;刘崇礼;王文寿;郭万荣;梁继刚;吕杰三;;煤炭资源税制改革研究[A];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上册)[C];2009年
10 娄敏;张海丽;刘永强;;浅议构建和谐社会与税制改革[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仁月;税制结构变迁、效应及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罗秦;税收竞争、贸易摩擦与中国贸易税制竞争力[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湘玫;中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杨述明;论政府间财政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5 饶立新;绿色税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鲁德华;对外国直接投资征税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7 辛浩;我国地方税种收入能力测算方法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邱素兰;两岸企业所得税税制之差异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吴强;国际税收竞争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侯云先;幼稚产业保护关税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革平;税制改革理论一般与中国企业所得税改革展望[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程国婵;WTO与我国税制改革[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3 姜树森;我国地方税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龙群梅;深化税制改革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5 益迎哲;结构性减税:“东北试点”与中国税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越洁;国际税收竞争及我国税制改革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费之光;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初探[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李思泓;我国增值税税制改革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2年
9 田凤阁;最适课税理论与我国税制改革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10 王绍乐;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峰;税制改革箭在弦上[N];市场报;2003年
2 财贸所 高培勇;财政政策可为税制改革创造条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李建兴;积极推进税制改革[N];人民日报;2004年
4 记者 庞东梅;“土地财政”难以为继 治本尚需税制改革[N];金融时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廖文根;尽快推行个税税制改革[N];人民日报;2011年
6 丹徒县国税局局长 殷国福;税制改革应适应市场经济[N];江苏经济报;2000年
7 财政部副部长 楼继伟;稳步推进新一轮税制改革[N];中国财经报;2004年
8 江西财经大学 万莹;加入WTO与税制改革[N];中国税务报;2001年
9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税制改革[N];中国税务报;2002年
10 阎坤;剖析发达国家税制改革[N];经济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