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研究

胥柱坤  
【摘要】: 2001年末美国安然事件使全世界一片哗然,安然的突然破产给投资者造成的重大损失,安达信公司出具的隐瞒虚假财务信息的审计报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年我国国家审计署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本年度完成的审计业务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质量令人担忧。 虽然上述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现存审计理论及技术的先天缺陷造成的,然而更大程度上是由于注册会计师本身忽视职业道德建设而造成的审计失败。因此,笔者选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研究,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及道德准则入手,剖析道德缺失的深层原因,以期探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本文第一部分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首先对相关的几组概念作一个厘定,如道德与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与诚信,职业道德与法律等。本文认为,在注册会计师行业中诚信的含义等同于职业道德。这是因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内所讲的诚信,并不单是指个人人品,而是指当事人或交易主体能信守诺言,履行义务,并有能力履行义务。这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一致。而职业道德与法律则是相辅相成的。接着阐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由于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才有审计职业的存在,所以审计人员必须对公众负责。如果审计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那么就会损害公众的利益。 本文第二部分是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准则进行经济学分析及国际比较。正是由于职业道德的重要,所以需要有一致的道德来进行约束,这就是职业道德准则。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在性质上是一份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市场中的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质量的合约。受托经济责任使社会公众产生对独立审计服务的需求,而为了保证独立审计服务的质量,克服公众所处的信息劣势,有必要对注册会计师与相关利益当事人交互行为做一个约定,明确界定注册会计师的行为空间。经过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市场 WP=3 的长期发展,这些职业道德准则逐渐得到公认和标准化,从而得以从各单位的交易合约中独立出来,由注册会计师职业团体发布,对全体注册会计师均具有约束力,成为一份公共合约。 这份公共合约,虽然从表面上看只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界自身共同达成的,但其实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界作为职业服务的供给者与其需求者(社会公众)共同签署的。有了这份公共合约,就减少了社会公众用于收集获得和处理有关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信息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使社会公众得以能应付各种复杂情况及超载的信息。社会公众参与签署的方式除了直接提出要求之外,更强有力的则是通过有关针对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质量的法律诉讼程序和要求政府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管制等来参与。 鉴于我国只是制定了基本上属于框架性质的基本准则,所以接下来只就准则结构及其基本原则进行国际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国外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都已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体系,大致包括基本原则 规则 规则解释三个由抽象到具体的层次。这三个部分特征不一,规范力不等,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层次排列,层次分明,自成体系,能够为注册会计师提供不同程度的、不同范围的指导,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可以说,这种框架有其合理性。 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将基本原则和行为规则混合在一起,就显得层次不够分明,二者关系也不够明确。因此,本文认为,应将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分为指明注册会计师理想行为标准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注册会计师最低行为标准的规则两大层次,并在适当的时候对规则的具体运用予以解释说明,和进行道德裁决。 对基本原则的比较可以看出,有的原则已趋于一致,诸如正直、客观、应有的关注等;有的原则差异很大。笔者认为,责任和公众利益这两个原则刻画了注册会计师的特征,能对注册会计师行为起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因此,应将其列入基本原则。本文建议的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原则包含以下内容:注册会计师应以公众利益为重,以自己正直、客观的精神来履行自己的责任。 WP=4 本文第三部分,是在对职业道德准则进行分析比较后,就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道德现状作因素分析。就一般层面上,中国会计信息失真,作为职业道德的体现,确实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在对职业道德的现状进行政策、法律、文化、经济等因素分析后,我们得出结论:人是经济人,总在追求特定约束条件下的自身效应的最大化。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之所以现状如此,与恶劣的执业环境是分不开的。政策的多变、法律的不规范、不完善、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不合拍,以及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供求不足,都说明了注册会计师实在没有遵循职业道德的外在、内在动机。 本文第四部分是在第二、三部分分析的基础上对职业道德建设提出的对策与措施。由于受托经济责任的存在,导致了对独立审计的需求。因此,要建设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我们的着眼点必须要放在公众利益上,否则这一行业没有存在的必要。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建设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可以分成两个层次: (一)以原则为导向的准则。 笔者认为应以原则为导向来完善准则。基本原则指出了注册会计师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飞;;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2 陈汉文;“红光”造假行为与注册会计师过失分析[J];审计研究;2000年02期
3 刘明华;;试谈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素质问题——与魏东同志商榷[J];广西财务与会计;1992年05期
4 郭照敏;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现实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年08期
5 刘航宇;李忠心;;对修订《注册会计师法》的九大建议[J];财务与会计;2002年06期
6 杨茁;简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准则与公众利益的关系[J];学习与探索;1994年02期
7 陈志刚,周伟;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简论[J];中国农业会计;1998年06期
8 邢旭彬;;怎样理解独立审计[J];商业经济;1999年03期
9 陈汉文,韩洪灵;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之变迁——基于公共合约观的描述与分析[J];审计研究;2005年03期
10 于敏;试议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的构建[J];广东审计;2002年06期
11 王雪梅;摆脱“诚信”危机的对策思考[J];山西财税;2004年05期
12 刘宝全;;对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对策的探讨[J];企业导报;2009年05期
13 洪玫,姜昕;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浅探[J];财会通讯;2002年12期
14 张洪发;;开展治理行业商业贿赂工作的一些认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年01期
15 徐泓,杨征,赵普文;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经济学思考[J];财会月刊;2003年15期
16 夏高波;;注册会计师职业与证券市场[J];中国注册会计师;1993年07期
17 陈汉文,林志毅;建议设立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委员会[J];财会月刊;1996年11期
18 吕玉芹;;中美日注册会计师制度比较及借鉴[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19 于敏;试议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的构建[J];广东审计;2003年08期
20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初期之上策[J];广西会计;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A];博物馆社会教育[C];2006年
2 孙海燕;;浅谈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道德标准[A];编辑学报(2009年增刊)[C];2009年
3 田华华;;提高科技期刊校对质量的几点体会[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六集)[C];2001年
4 俞明轩;侯忠艳;;加强房地产估价师职业道德建设[A];2003中国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齐芳;;试论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过程中的职业道德建设[A];第二届中国社会工作论坛暨第五次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内地部分)[C];2004年
6 黄红斌;;关于规划师职业道德的一些思考[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7 牛牪;;职业道德与职务犯罪——以职业道德与个人道德的分离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辛丽艳;;论科技期刊编辑的选择权[A];中国高校学出版(Ⅱ)——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3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向伟;;浅谈提高我国21世纪船员素质所面临的问题[A];船员综合素质与安全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正权;;论质量道德建设[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文章;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何红;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产生的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3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邱德亮;论社会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易珉;企业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D];中南大学;2008年
6 姜松荣;“第四条原则——设计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金文彤;中国检察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何光辉;职业伦理教育有效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迅;经营者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10 张晓锋;新闻职业精神论[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胥柱坤;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梁丽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林志伟;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道德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4 戚继颖;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境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琳;当代敬业精神的价值及其培育[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王善华;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D];河海大学;2006年
7 谭菁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及其防范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郑志国;公共组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浅论[D];吉林大学;2008年
9 陈喜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白钢;我国海关关员职业道德建设论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璩静;新闻职业道德准则修订:发新闻要署实名[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记者 杨海彤;恪守职业道德 服务洛阳建设[N];洛阳日报;2006年
3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赵广俊;美国律师的职业道德[N];法制日报;2005年
4 孙洛军;职业道德·素质·党员先进性[N];驻马店日报;2005年
5 王兴凯;倡导良好的职业道德 树立诚信的会计人员形象[N];经济视点报;2006年
6 宜春市第一小学 欧阳虹;略论师德中的学生情[N];宜春日报;2008年
7 李凤祥;职业道德缺失的悲哀[N];中国信息报;2005年
8 浙江省博物馆 蔡琴;用新的学术思维和表达方式还原学术本象[N];中国文物报;2006年
9 胡晓荣 (作者单位:宽甸满族自治县委党校);“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立足点”[N];丹东日报;2007年
10 康明荣(作者单位:河西堡铁厂原料车间);职业道德建设应纳入企业目标管理[N];金昌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