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追缴制度研究
【摘要】:刑事追缴是剥夺犯罪人违法所得的一种程序性强制措施。我国刑法第64条是刑事追缴制度的主要实体法律渊源。刑事诉讼法于2012年修订时,专门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但该程序设计仅适用于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特殊类型案件,故而仍未能系统地构建起我国刑事追缴制度。当前我国关于刑事追缴问题的理论研究、立法规制、司法适用等均十分薄弱,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追缴过程中的职权配置界限也较为模糊,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追缴的适用比较混乱。欲构建系统、全面的刑事追缴制度,需准确界定作为追缴对象之“违法所得”的内涵和外延,厘清事追缴含义,并对与之相关的概念进行辨析,理清刑事追缴功能。笔者通过对台湾地区、德国、英国、国际公约等域外刑事追缴制度的考察和对我国现有刑事追缴制度的梳理,以及对违法所得善意取得制度、刑事追缴不能的权利救济等分析论证,希望于立法层面,明确刑事追缴程序,建立全面的司法审查制度,完善违法所得的善意取得制度,健全缺席审判制度,保障利害关系人的参与权,畅通利害关系人的权利救济途径,以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刑事追缴制度。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