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肖像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文本与实践思考

张宝玲  
【摘要】:肖像权作为人格权之一种,对肖像权的保护体现了对自然人的人格自由的重视,更体现了对自然人的基本尊严的维护,肖像权不仅蕴涵着财产利益,更包含了其传统性的利益内容——精神利益。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传播媒体的发展,每一个自然人的肖像都有可能置于他人视野,甚至被大肆传播,这就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肖像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为我们在现实中所遭遇的提供庇护。然而现实生活是具体而多样的,不免会在立法上难以找到适用的条款,这一点在自然人的肖像权的保护方面尤其明显。因此,笔者着重于从文本与实践两个角度重新思考肖像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文章首先从选取的144例司法案例中归纳出构成肖像权侵权的实务认定标准,和不构成肖像权侵权的实务认定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析取出肖像权侵权责任认定中的必要考虑因素,然后再从理论上对这些必要考虑因素逐一挖掘,形成自己的见解。 文章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概念厘清。首先,探讨什么是“肖像”,立法上并未给与明示,理论上也有不同观点,而司法实践上的处理却基本上趋于一致,那就是肖像应具有可识别性,同时,肖像应反映自然人的外部形象,既包括面部形象,也包括形体形象。其次,对于肖像权的法律界定,理论与实践也都异曲同工,均认为肖像权不仅体现财产利益,更蕴涵精神利益。 第二部分是司法实践中对肖像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解释。笔者首先对司法实践中肖像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进行了类型化梳理,实践中认定肖像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四种类型。其次,笔者分析了实践认定中涉及到的四个要件,即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同意、使用行为、违法阻却事由。其中主要分析了实务中与理论上均无争议的肖像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之一,即“未经权利人同意”,同意也即允诺,是民法上的一项重要的法律行为,在肖像权侵权责任认定中,笔者以为,权利人对他人使用肖像的同意,须以明示为之。另外,作为不构成肖像权侵权责任的原因之一的违法阻却事由,该部分还归纳了肖像权侵权责任的违法阻却事由的五种类型。 第三部分是对司法实践中肖像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反思。笔者重点分析了理论与司法实践存在较大分歧的“以营利为目的”与肖像权侵权责任认定的关系,通过法律解释论,法律逻辑、案例研究得出“以营利为目的”非为肖像权侵权责任构成要的结论,并得出“以营利为目的”作为肖像权损害赔偿判断标准的实然定位。 第四部分得出最后结论,肖像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实质上包括两点:第一,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使用他人肖像,也即不再考虑行为人主观上的营利与非营利性目的;第二,使用他人肖像无违法阻却事由。鉴于现存立法上的规定,当侵权人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权利人肖像时,自然仍可以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条的规定,当侵权人非以营利为目的时,则可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条以及《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一般条款予以救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方天;;是相信“鉴定”还是相信事实?——一份医疗纠纷民事判决书小议[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0年11期
2 胡超蓉;;民事判决书理性化探讨[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胡超蓉;民事判决书理性化探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吴婉霞;提高民事判决书质量的几点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李琛;关于民事判决书的撰写技术[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邓辉辉;论民事判决书的改革[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何保国;浅议增强民事判决书透明度和说理作用的对策[J];大庆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8 玉梅;论民事判决书的说理[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9 杜碧玉;中国民事判决书的人际功能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左卫民,谢鸿飞;法院的案卷制作——以民事判决书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11 沈峰;;法律决不能打白条[J];法制与经济;2003年12期
12 黄利红;民事判决书不说理之原因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13 李诗芳;中文民事判决书的情态意义分析[J];现代外语;2005年03期
14 韩红俊;;法院的职能分工与民事判决书[J];河北法学;2006年09期
15 肖晗;;民事判决书中的证据分析[J];行政与法;2007年08期
16 贾璋炜;;民事判决书制度与技术要素改革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17 吴婉霞;;民事判决书质量问题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年05期
18 贾璋炜;;我国民事判决书功能分析[J];法律适用;2008年09期
19 杨红兵;;清华胜诉后的悲哀[J];观察与思考;2009年03期
20 路洋;;民事判决书之语篇语义建构资源分析[J];语文知识;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亢婷婷;民事判决书基本模态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孙景志;民事判决书制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胡姝雯;民事判决书的评价判断[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4 陈劲松;叙事、析理、辩法[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蓓;民事判决书规范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曾庆传;论民事判决书的说理性[D];广东商学院;2011年
7 廖征;论民事判决书的说理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丹;上诉审民事判决书制作的技术改良和制度革新[D];四川大学;2003年
9 何焕焕;民事判决书说理之探析[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刘新刚;民事判决书应系法官决策之载体[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海;民事判决书应增强透明度与说理性[N];法制日报;2001年
2 徐建华;民事判决书应体现法官的理性思考[N];检察日报;2000年
3 王 毅;民事判决书应准确详细[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永玉 作坤 福水;民事判决书:拒绝“或然性”用语[N];济宁日报;2006年
5 许诗保;刑事、民事判决书上诉权利之比较[N];江苏法制报;2006年
6 蔡晖;析民事判决书的特点[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记者 李国清 唐业继 通讯员 胡正伟;湖北高院一涉外民事判决书效力在美获承认[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ST国嘉多起诉讼缠身[N];中国证券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游春亮 本报实习生 惠珍;民事判决书能简则简让当事人最快拿到[N];法制日报;2012年
10 刘 刚;民事判决书应该体现当事人主义[N];人民法院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