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跨境电商B2C海关监管探索
【摘要】:作为“互联网+外贸”的新兴业态,跨境电商B2C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重庆作为内陆发展重镇,如何在此轮竞争中获得优势性地位,发展跨境电商刻不容缓。重庆海关作为重庆口岸进出关境监督检查部门,如何适应国际经济发展大趋势进行自我转型,确保跨境电商B2C商品“管得住,通得快”,这已经成为当前重庆海关监管改革的重要课题。从国际看,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国家或地区在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的理念和模式,给如何促进重庆地区跨境电商发展带来了启示,也对重庆海关监管创新提供了借鉴。从国内看,广州、杭州、郑州、上海等多个省市也是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在跨境电商监管方面,各地海关均有自身特点和先进做法,值得重庆海关借鉴。目前,我国跨境电商B2C发展模式可被细分为直购进口、网购保税进口、直购出口和特殊监管区域出口等四种模式。本文对四者自身特点进行罗列,分析说明,为后续研究重庆跨境电商发展和重庆海关监管进行铺垫。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本文了解到重庆现已开展“直购进口”和“网购保税进口”等两种跨境电商业务,其中以“网购保税进口模式”为主,重庆海关对其监管也相应的发展出两种模式。随着重庆跨境电商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对海关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然而,由于相关制度缺位、通关流程滞后、专业人才匮乏等原因,导致重庆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存在监管范围相对狭窄、通关流程相对低效、税收征管压力巨大、走私风险逐步显现等问题。鉴于此,本文分别从完善立法、优化通关作业流程、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构建信用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重庆海关跨境电商监管的对策和建议。文章的主要结论是,重庆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我国其他省市在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监管跨境电商方面的先进做法,但是不能照搬照抄。目前,重庆跨境电商发展进入高速期,重庆海关对其监管既要讲全面,又要讲效率,还要结合重庆自身的地域特征和电商产品种类特点。将“最大限度减少通关流程,最大程度完善监管质量”作为总体思路,提高通关时效,从而丰富重庆市跨境电商模式,促进重庆市跨境电商发展,增强重庆市跨境电商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