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管理层收购于20世纪60年代发端于英国。自英国经济学家麦克·莱特1980年发现管理层收购现象并对该现象进行规范定义以来,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国外的管理层收购经常是作为企业资产重组或反收购的一种特殊方式,它通过调整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关系达到降低代理成本的目的。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出现并得到发展。在我国的主流意识里,管理层收购除了具有产权激励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功能外,还被认为是一种先进的产权改革制度,具有清理产权的作用。按照收购标的的不同,我国的管理层收购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是其中的一种。上市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高级形式,它具有公众公司的特征,集中了多方群体的利益,对其进行管理层收购尤其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我国的上市公司存在特殊的问题:一方面,国有股的产权主体缺位;另一方面,还存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差异,因此我国在上市公司中推行管理层收购遇到的问题更为集中和突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最大障碍就是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规范的引导,而现行的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也给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施设置了许多障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规范运作及其积极作用的发挥。鉴于此,本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揭示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特征及其制度功能的基础上,以英美国家为范例,介绍了英美国家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法律规制。并以此为借鉴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
除引言外,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约三万字。以下就各部分的梗概加以介绍:
第—部分: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一般问题。本部分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本部分通过对管理层收购发展历史的追溯,揭示出这种特殊的收购方式得以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其在各阶段呈现的特点。其次,本部分对学术界关于管理层收购概念的不同描述进行分析,进而对管理层收购和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特征的分析,将其与其类似的股票期权制度和经营者持股区分开来。再次,本部分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动因进行概括,
分析了这种制度产生的内在动力。最后,本部分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
制度价值进行了讨论
权和控制权的统一,
。管理层收购通过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反叛,追求所有
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代企业普遍存在的代理问题和对
管理者激励不足的问题;财富效应也是管理层收购制度价值的一个重要体
现。
第二部分:英美国家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立法规制。本部分首先
分析了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进行法律规制的原因及应当遵守的原则。管
理层对其所任职公司进行的收购是一种自我交易,在这种收购活动中,管
理层与目标公司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为了保障目标公司股东特别是
中小股东的利益,保障证券市场的良险运转,英美国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
规制。其次,本部分对英美国家有关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立法体系进行
了梳理,重,点介绍英美国家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进行
规范的内容。公司法方面的规制主要是办j寸管理层、目标公司董事、目标
公司大股东在管理层收购中的义务界定上做出的。证券法方面的规制主要
是针对收购活动中的股票交易行为和信息披露行为进行规范。
第三部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首
先,本部分对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上市
公司管理层收购对我国经济改革的现实意义。其次,从我国当前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的实践情况出发,指出目前法律体系下存在的法律漏洞和法律
障碍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操作不规范的重要原因.文章最后通
退夕寸存在的法律问题的分析,对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提出修改和完善建议,
以期对我国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实践能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