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传播效果研究

王文娟  
【摘要】: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不分国界、不分民族。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居于其他价值之先,甚至是凌驾与其他价值之上的主要价值追求。在我们更加关注健康的今天,健康已经不仅仅是追求一种狭义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而是开始需要人类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尤其是伴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一次又一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给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影响,而且引发了新时代的健康危机,各种传染性疾病和行为性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人类历史上的历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不给人类社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传播更值得我们去研究。 “危险”和“机遇”往往是并存的,只要应对得当,危机变机遇,如果能从危机事件中看到我们的不足和缺陷,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在危机的解决过程中,信息的传递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政府的组织传播、媒体的大众传播和受众的人际传播三种传播方式的相互作用和交叉,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传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了“非典”和“甲流”两个时期中政府、大众媒体、受众三者对健康传播效果的影响,以及政府、大众媒体和受众三者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寻求动态平衡,最后形成一种健康传播的良性互动。 首先,本文借鉴组织传播和管理学的相关研究,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促进政府各方面完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健康传播的发展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着重分析了在经历“非典”之后,政府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并通过转变职能、完善法制、加强管理成功应对了新的公共卫生危机,并且在健康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通过选取新华网对“非典”和“甲流”两个时期的相关报道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比分析了大众媒体的健康传播现状,结合传播效果研究中的议程设置理论,分析大众媒体的健康传播功能及对健康传播效果的影响。 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政府和媒体影响下的受众进行分析,选取一定量的受众作为调查对象,结合认知心理学和传播学受众研究的相关理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受众个体及群体心理和行为进行阐释,分析受众对健康传播效果的影响。 最后,通过研究发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大众媒体、受众相关作用、互相制衡,在健康传播中为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需要三者的共同努力寻求一种动态平衡,构建起政府、大众媒体、受众三者的良性互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再华;伪健康传播与公民媒介素养[J];新闻记者;2005年04期
2 赵飞;;首届中国健康传播论坛会议综述[J];国际新闻界;2006年11期
3 张朋飞;;伪健康传播与媒体责任[J];青年记者;2008年30期
4 解菲;;“健康传播”传播健康——浅谈健康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J];今传媒;2009年10期
5 朱妍;;从自然辩证法视角审视健康传播[J];青年记者;2010年35期
6 孙晶;;健康传播:模式与启示[J];新闻前哨;2007年04期
7 刘祎;;《中华医药》对电视医药类健康传播的启示[J];声屏世界;2011年08期
8 朱锡莹;;健康传播学初探[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1993年06期
9 林中华;许亚荃;;美国健康传播研究专业化历程回顾[J];青年记者;2011年23期
10 南肇胜;;伪健康传播的原因及对策[J];新闻爱好者;2011年18期
11 张自力;健康传播研究什么——论健康传播研究的9个方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03期
12 李婉;;大众传媒在健康传播中的角色——兼析河南三家都市报的健康专版[J];新闻爱好者;2008年01期
13 李文芳;;论健康传播中媒介的社会责任[J];新闻爱好者;2009年04期
14 颜泽玉;;健康传播类节目主持人的定位及其对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5 陈玲;;从食品健康传播看电视媒介的影响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06期
16 陈颖;;大众健康传播中受众媒介素养的培养[J];新闻爱好者;2011年18期
17 何伸;;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透视健康传播[J];新闻窗;2007年04期
18 张传香;;北京奥运与健康传播节目的勃兴——以央视和北京电视台健康节目为例[J];新闻爱好者;2009年02期
19 汤书昆;秦美婷;朱巧燕;;健康传播类图书的市场特点研究[J];中国出版;2006年12期
20 杨国安;;健康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芹;钮文异;;如何开展有效医学科普/健康传播项目的策划[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步月;;健康传播在控烟工作中的作用[A];履约 控烟 创建无烟环境——第14届全国控制吸烟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控烟高级研讨班论文集[C];2009年
3 杨国安;;运用博客传播医学科普知识的研究[A];广东科普创作事业发展论坛论文选集[C];2009年
4 李穆;;浅谈医药卫生保健科普创作与传播的统一[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5 李穆;;浅谈医药卫生保健科普创作与传播的统一[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6 王胜源;孙瑞祥;;大众传媒与公众保健知识传播[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荣富;杨汉春;李希光;;健康传播视角下构建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研究[A];第四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张自力;;媒体艾滋病报道内容分析:一个健康传播学的视角[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刘承宜;袁建琴;王艳芳;冯鹰;;科学训练、健康传播与奥运的平民化战略[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于梅子;钮文异;文湘田;;北京市某综合大学在校本科生运动健康教育效果配对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群;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任杰;健康传播在疫病防治中的重要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白剑峰;中国健康传播与公众健康行为优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秦美婷;台湾健康传播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王迪;儿童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徐艳红;我国媒体自杀报道的伦理规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刘瑛;互联网使用对个体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斐;健康传播视角下的中国电视健康节目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刘瑞英;江浙沪晚报的健康传播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曹琼;健康传播类电视节目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4 王啸飞;上海健康传播的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吴丽娜;当代美国健康传播的研究与发现[D];兰州大学;2014年
6 祝燕;媒体健康传播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梁伶俐;《大河健康报》健康传播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李健;北京都市报健康传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璐璐;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传播策略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韩小芳;以手机为平台的健康传播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雪;健康传播为小康社会加油[N];科技日报;2003年
2 甘勃;人人都来参与健康传播[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王一方张大庆;我们的健康信仰[N];健康报;2008年
4 记者 任丽梅;第二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重在提高全民健康意识[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记者 姚琳 实习生 刘苗苗;我区6个市县列为实施地区[N];广西日报;2006年
6 康健;健康时报两稿件获“控烟好新闻奖”[N];健康时报;2007年
7 孙涛通讯员 杨冰;湖北省启动仪式在恩施市举行[N];恩施日报;2008年
8 张旭;营销决胜最后一公里[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沈洋;江西启动预防禽流感教育试点项目[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10 幼丽;青海 荣获联合国儿基会最高奖[N];西部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