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信用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信贷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在中国传统观念上一直把“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看作是一种美德,在这种消费观念的支配下,人们很难形成超前消费的意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后,促进了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政府的消费政策也由短限制政策转向积极的鼓励和刺激政策,信贷消费政策作为一个重要环节也开始相应出台。本文以消费信贷中汽车市场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分析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中存在的法律问题,结合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消费信贷现况,对我国在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制度及配套措施。文章共有四个部分:第一章,汽车消费信贷概述。通过分析汽车消费信贷的概念及发性质,阐明汽车消费信贷所带来的影响及作用,并结合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贷款类型和主要模式,谈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现状。第二章,提出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法律问题。分别从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法律环境、权属确认、信贷保险和消费者权益四个方面出发,提出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法律不完备、数据库不健全、所有权不明确、二手车评估标准不统一、保险产品单一、检验与理算合并不合理等一系列法律问题。第三章,一些发达国家汽车消费信贷现状及经验借鉴。通过分析美、德、日三个发达国家汽车消费信贷的现状,结合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存贷的问题,提出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第四章,解决汽车消费信贷法律问题的对策。根据第二章提出的问题和第三章借鉴的经验,对应地从健全汽车消费信贷立法及配套措施、完善汽车确权和管理机制、推动汽车消费信贷保险制度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为解决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法律问题和风险提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