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花溪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研究
【摘要】:
遗迹学是一门新兴的地质学科,它是生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是这些学科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为他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地质学信息。
贵阳花溪下三叠统大冶组产出大量遗迹化石,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尽管该地区遗迹化石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前人多把遗迹化石研究作为环境讨论的一种方法,在遗迹化石的古生物学、遗迹组构和遗迹相等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这样就不能使遗迹学方法正确的应用于环境分析。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地区遗迹化石的系统古生物学做了详细研究,并利用遗迹组构、遗迹相分析等方法对沉积环境做了进一步探讨。
本文对大冶组遗迹化石作了系统研究,共描述了20个遗迹属,23个遗迹种,其中Circulichnis、Gyrochorte、Ophiomorpha、Planolites、Palaeophycus、Phycodes、Rhizocorallium、Undichna等8个遗迹属是在本区首次发现,Asterhaphe dangwuensis ichnogen.et ichnosp.nov.、Polymacanopsis succincta ichnogen.et ichnosp.nov.、Polymacanopsis snello ichnogen.et ichnosp.nov.、Paleodictyon(Megadictyon)gigantus ichnogen.et ichnosp.nov.等为2个新遗迹属、4个新遗迹种;分析研究了遗迹化石层位分布,遗迹化石的组合和交切关系,并划分出Phycodes、Cosmorhaphe-Planolites和Thalassinoides-Phycodes等3个遗迹组构;通过遗迹相的研究认为花溪地区大冶组一段、三段为Cruziana遗迹相,二段为Zoophycos-Nereites过渡遗迹相沉积;根据生物遗迹潜穴的深度、宽度和生态习性类型的统计分析,指示大冶组二段属于缺氧沉积环境。综合岩相、地层结构、古氧相和遗迹相等,本文认为花溪地区在早三叠世印度中期位于碳酸盐台地缓斜坡前沿,总体为深水缺氧沉积环境,但由于台地缓斜坡的特殊古地貌,Zoophycos-Nereites过渡遗迹相所指示的水体深度比正常情况下小,推测为200-400m。
|
|
|
|
1 |
刘治成;张廷山;魏祥峰;;四川盆地南部赤水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J];海相油气地质;2009年01期 |
2 |
王尚彦;贵阳市花溪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中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J];贵州地质;1987年04期 |
3 |
唐祥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侏罗统遗迹化石的发现[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3年01期 |
4 |
王海方,胡斌,张关龙,陈世悦,鄢继华;东营凹陷古近系Paleodictyon遗迹化石的发现及意义[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4期 |
5 |
崔智林,于在平,梅志超,孟庆仁;秦岭核桃坝石炭系深水相遗迹化石、沉积环境和古地理分析[J];地质论评;1996年02期 |
6 |
张永忠,张建平,金小赤,柳永清;天山南侧第三系遗迹化石新发现[J];地质通报;2004年11期 |
7 |
时国;喻美艺;罗茂;田景春;;贵阳花溪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分析[J];沉积学报;2009年03期 |
8 |
佟再三;靖远上石炭统羊虎沟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S1期 |
9 |
吴熙纯
,陈忠材
,林文球;川西北安县地区晚侏罗世莲花口组淡水环境的遗迹化石[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10 |
;蓟县发现15亿年前遗迹化石[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
11 |
周志澄,阮亦萍;塔里木盆地西缘晚古生代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J];古生物学报;1998年S1期 |
12 |
姚培毅;;广西十万大山晚三叠世陆相遗迹化石[J];地质通报;1985年02期 |
13 |
杨逢清,王治平,朱世宏;四川松潘马拉墩晚三叠世侏倭组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J];岩相古地理;1996年06期 |
14 |
阚泽忠,梁斌,王全伟,朱兵;四川安岳恐龙化石埋藏地遂宁组、蓬莱镇组中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J];四川地质学报;2005年02期 |
15 |
何远碧,高卫东,张廷山;黔南桑朗地区上二叠统和泥盆系中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J];沉积学报;1985年02期 |
16 |
王约;贵州独山中泥盆统碎屑岩地层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J];贵州地质;1994年04期 |
17 |
曾羽;杨瑞东;;贵阳乌当志留系下高寨田群的沉积环境及遗迹化石[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4期 |
18 |
杨式溥;Cruziana在中国的地层和地理分布及其沉积环境[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
19 |
李浩鸣;;湘南宁远和江永等地晚泥盆世的遗迹化石及其研究意义[J];湖南地质;1984年03期 |
20 |
张欣平;;新化、湘潭等地跳马涧组的遗迹化石[J];湖南地质;199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