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代党禁制度的废弛
【摘要】:
中国历史上,党争时有发生,历代最高统治者对此多有防范,明朝皇帝也制定了严厉的党禁制度,然而明朝中晚期激烈长久、纷繁复杂的党争成为当时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
明朝党禁制度逐渐废弛、出现激烈党争始于万历中期,持续半个世纪直至明亡仍未休止,主要通过言路、京察两种途径进行斗争。
党禁制度废弛是晚明社会危机的集中反映,是政治、经济、阶级、思想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政治体制上阁部之争、阁内争权;经济发展带来阶级成分的微妙变化;在野士绅对朝政的讽议;思想多元化及王阳明心学流弊;封建官僚惯常的争权夺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明代的党禁制度失控,出现了封建社会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为时最长的一场“党争”。从本质上说,明朝中后期党争诸特点是社会发生转型、经济基础变化之后政治生活的必然结果。
政治危机导致了党争的出现和延续,而党争对明代的政治也有重要影响。党争党争恶化了政治,造成了政局的极度动荡,影响了边事,给了建州女真关外坐大的机会,文人结社兴盛并且政治性增强,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到清朝统治者的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