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布拉氏酵母菌干预急性肝衰竭小鼠肠道菌群机制研究

余蕾  
【摘要】:目的:拟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深入探索肝衰竭时肠道菌群的变化,并采用布拉氏酵母菌干预肝衰竭时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其缓解肝衰竭的可行性。方法:选雄性健康BALB/C小鼠,试验设计如下:1)正常对照组(K组);2)急性肝衰竭组(M组);3)布拉氏酵母菌对照组(G组);4)布拉氏酵母菌预防组(H);5)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组(I组)。注射D-氨基半乳糖复制急性肝衰竭模型,注射36hr后处死小鼠,取血液和肝脏样品。采集小鼠血检测ALT,AST,TBiL,PTA,解剖切取小鼠肝脏做HE染色,取小鼠口腔、胃、结肠、回肠盥洗液,粪便,使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仪测定16S rDNA做细菌多样性分析,采集肝组织做RNA-seq转录组测序。结果:1、肝衰竭小鼠与健康对照小鼠消化道菌群存在明显差异,以回肠差异最为明显,肝衰竭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在门水平拟杆菌增多、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减少。2、布拉氏酵母菌能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促进丙酸杆菌、毛螺菌科等的生长,能抑制S24-7、理研科菌等生长。3、表达谱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布拉氏酵母菌引起表达基因变化主要涉及细胞凋亡、炎症反应、自身免疫及与胆固醇运输相关信号通路。富集的信号通路中TGF-beta信号通路鲜见与肝衰的相关性报道,通过对其介导的分子信号分析发现,布拉氏酵母菌可下调TGF-beta/Smad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生成。结论:急性肝衰竭时肠道菌落发生显著改变,尤其在回肠部,布拉氏酵母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抑制TGF-beta、Smad2、3、8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从而缓解D氨基半乳糖所致的肝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莉,郭佳萍,贾虹玉;天地汤对失调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年03期
2 陈琛;江振友;宋克玉;施珊珊;严群超;吴莎;孙毅凡;;中草药对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年01期
3 李巧巧;王莉;胡永红;;七才汤对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年01期
4 杨景云;马淑霞;李俭;丛淑珍;于敏;;低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中药903Ⅱ号的调节作用[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1年05期
5 杨景云;马淑霞;李俭;丛淑珍;于敏;霍继明;;低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中药903Ⅱ号的调节作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3年01期
6 傅金衡,魏华,孙红斌,许杨,袁勇芳;抗生素伴侣调节小鼠肠道菌群作用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年05期
7 张力华;黄代勇;王卫华;李开军;盛洪;周小红;;甘露低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年06期
8 杨景云;李丽秋;马淑霞;迟振富;张桂春;于敏;霍继明;;中药903对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1年05期
9 颜玉,孙绍杰,杨景云,于敏;中药931-Ⅰ号对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整及机制初探[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5年06期
10 赵霖,冉陆,丛涛,鲍善芬,田鹤,杨宝兰,李志刚;蔬菜类保健食品“赛金”等对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年04期
11 史权,薛艳华,赵光远,杨景云,马淑霞,李俭,李立秋,聂清,刘君兴,施中凯,宋淑贤;对大鼠肠道菌群有调整作用的中药筛选[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5年01期
12 陈贵堂;赵霖;鲍善芬;丛涛;李珍;;不同植物蛋白质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06年01期
13 贺玉琢;;促进大鼠肠道菌群甘草酸代谢的因素[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年04期
14 史先振;朱圣陶;贺峰;;木糖调节小鼠肠道菌群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9年01期
15 鄢伟伦;王帅帅;任霞;;白术对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1年06期
16 赵兰涛;任玮;张英;张晖;王立;齐希光;钱海峰;;黑米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食品与机械;2012年03期
17 李丽秋;马淑霞;陈志;孙玉清;任彦禄;;褐多孔菌水煎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1年05期
18 罗学娅;伦永志;高卫;胡海北;王强;刘莹;尹建石;姜苏娟;;嗜酸性乳杆菌培养上清液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年19期
19 周波;王晓红;宋儒;郭连营;张卓;徐超;;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年01期
20 王爱丽;武庆斌;孙庆林;;抗生素对新生大鼠肠道菌群和肠道免疫发育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霖;冉陆;丛涛;鲍善芬;田鹤;杨宝兰;李志刚;;蔬菜类食品对生长中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2 廖吕燕;马玉芳;李健;黄一帆;;“芪苓”制剂多糖对环磷酰胺免疫损伤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周波;王晓红;宋儒;郭连营;张卓;徐超;;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对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海峰;刘伟;张力增;郭小青;秦雪梅;;大鼠肠道菌群基因组DNA提取及其多态性分析[A];药学发展前沿论坛及药理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黄晓飞;夏芳珍;陆颖理;;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对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刘伟;孙海峰;秦雪梅;张丽增;郭小青;;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分析逍遥散对CUMS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阿凡(Affhan Shoaib);摄入的乳酸杆菌能够防止小鼠肠道菌群失衡以及喜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和绿脓假单胞菌造成的感染[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大卫;辅助降血脂益生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对高血脂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5年
3 余蕾;布拉氏酵母菌干预急性肝衰竭小鼠肠道菌群机制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7年
4 熊慧芳;TIM信号通路干预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思思;乳酸菌利用低聚糖的特性及在肠道中的作用[D];江南大学;2015年
2 陈星星;传统发酵酸面团菌群结构的对比及优选菌株益生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甘敏;双歧杆菌胞外多糖益生功能及机理的初步探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范佳惠;L.plantum和E.coli细胞壁肽聚糖缓释微球对小鼠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李岩;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D];滨州医学院;2014年
6 牛晓曼;祛浊通痹方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陈凤;口服抗生素改变大鼠肠道菌群和大脑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其恢复[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8 祝贺;口服抗肿瘤药物对小鼠肠道菌群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刘雪姬;CGMP对IBD小鼠肠道菌群失衡调节作用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10 江杨洋;现代食物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穴位干预的疗效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