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建立基于人PPARs为靶标的药物筛选细胞平台

马晶晶  
【摘要】:目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可介导多种物质代谢途径和药物治疗效应。本研究旨在通过PPARs基因载体质粒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反应元件(PPRE)报告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人工模拟PPARs信号通路,通过阳性药物干预实验,评价该细胞模型作为药物筛选新平台应用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筛选具有生物活性的PPARs配体激动剂提供一种新的细胞模型筛选方法。 方法:(1)细胞培养及质粒共转染:用含10%胎牛血清的HG-DMEM于37℃、5%CO2饱和湿度环境下培养293T细胞。取第3代细胞,按8×104个细胞/孔的细胞密度接种于24孔板中,待细胞生长汇合度达90~95%时,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进行质粒共转染。实验分为phPPARa-IRES2-EGFP转染组、phPPARy-IRES2-EGFP转染组和空载体pIRES2-EGFP转染组(对照组),每组均共转染含人PPRE报告质粒ptk-PPRE×3-luc(含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内部对照质粒pRL-CMV(含海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2)转染效率检测:转染36 h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情况,并用流式细胞术(FCM)检钡phPPARa-IRES2-EGFP和phPPARy-IRES2-EGFP质粒的转染效率。(3)特异性PPARs配体阳性药物干预293T细胞转染体系:转染14 h后,各转染组分别力入1‰DMSO、10-8mol/L、10-7mol/L、10-6 mol/L、10-5mol/L、10-4mol/L浓度梯度的阳性药物(phPPARa-IRES2-EGFP转染组选用WY14643, phPPARy-IRES2-EGFP转染组选用罗格列酮),药物作用24 h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法(DLR)检测双荧光素酶活性,获得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比值(F/R值),分析阳性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并用10-5 mol/L浓度阳性药物干预实验进行时-效分析。(4)PPARs药物筛选细胞平台特异性鉴定:对上述反应体系交叉更换干预药物,PPARa反应体系采用罗格列酮,而PPARy则用WY14643,用以检测上述体系的特异性。实验还采用RXRa配体全反式维甲酸(ATRA)代替PPARs日性药物,分别对上述反应体系进行干预,以了解上述体系是否可通过全反式维甲酸激动。(5)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药物作用后各转染组细胞PPARs及RXRa基因mRNA表达水平。(6)PPARs药物筛选细胞平台应用能力评价:采用临床使用的贝特类降脂药苯扎贝特、环丙贝特、氯贝丁酯对建立的PPARa药物筛选细胞平台进行应用检测。 结果:(1)荧光显微镜下phPPARa-IRES2-EGFP和phPPARy-IRES2-EGFP转染293T细胞呈现绿色荧光;FCM分析结果显示,2种质粒转染组转染效率分别达为68.30%和67.56%,荧光显微镜观察GFP报告基因表达强。(2)阳性药物干预相应293T细胞转染体系的F/R值均具有良好的量-效和时-效关系,DLR检测量-效分析结果:2种人PPARs基因细胞转染体系的PPRE报告质粒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水平(F/R值)随着相应阳性药物浓度升高而升高,但药物浓度过高又会抑制其表达F/R值反而降低(P0.01),而空载体pIRES2-EGFP转染组在不同药物及浓度作用下的F/R值始终呈低值基线状态;时-效分析结果:2种人PPARs基因细胞转染体系的PPRE报告质粒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水平(F/R值)随着相应阳性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1). (3)PPARa特异性配体WY14643不能激动PPARy转染的293T细胞反应体系,而罗格列酮则可部分激动PPARa转染的293T细胞反应体系,但其反应强度不及WY14643(P0.05)。2种PPAR转染细胞体系均不能被全反式维甲酸有效激活。(4)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不同阳性药物及浓度作用下的phPPARa-IRES2-EGFP转染组293T细胞PPARa mRNA表达水平比空载体对照组高4个数量级,phPPARy-IRES2-EGFP转染组293T细胞PPARy mRNA表达水平比空载体对照组高2~3个数量级,mRNA表达水平提示导入的重组质粒能够高效表达PPARs。而各组RXRamRNA呈一致性的低水平表达。(5)贝特类降脂药苯扎贝特、环丙贝特、氯贝丁酯对建立的PPARa药物筛选细胞平台均呈现良好的量-效反应性,但反应强度因3种药物浓度不同而存在差异(P0.05)。 结论:成功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以人PPARs受体为靶标的药物筛选细胞平台,为进一步研究PPARs功能和筛选PPARs配体激动药物提供了一种模拟信号通路的生物活性反应模型体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惠明,蔡筱彦,黄勋,顾红祥,王立生;凋亡素基因治疗系统对人肝癌细胞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2003年09期
2 易甫,张荣庆,贾国良;EGFP标记的VEGF165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3 李小月,何金生,沈继龙,宋蔚,汪学龙,胡元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5年01期
4 傅建新,王玮,卢大儒,岑建农,陈子兴;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和表达[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0年04期
5 宋俊敏,徐冬,范尔进,徐世荣,李董,赵春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yclin D2基因的表达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年02期
6 解军,张悦红,于保锋,陈显久,徐钧,胡晓年,胥显民,程牛亮,牛勃;肝细胞特异性基因治疗载体的构建及活性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年08期
7 戴勇,徐卓佳,李体远;人EPO-Linker-EGFP融合蛋白的设计和生物活性预测[J];广东医学;2004年11期
8 于津浦,张斌,任秀宝;人重组pMAGE-A1/EGFP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J];免疫学杂志;2005年02期
9 高文谦,李小鹰,吴小兵,李梁,裴雪涛;AAV载体介导的人β_2-AR、EGFP基因导入心肌细胞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年10期
10 纪宗玲,陈苏民,陈南春,张俊杰,吴元明,刘慧平;成纤维细胞中hEra-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定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8期
11 何贤辉,徐丽慧,曾耀英,刘毅,蔡小嫦;PD-L2剪切异构体与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4年11期
12 苏涛,孙宏晨,欧阳喈;hTERT Promoter/Bax靶向性涎腺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系统的构建[J];口腔医学研究;2004年06期
13 柴岗,张艳,王敏,胡晓洁,刘德莉,崔磊,刘伟,曹谊林;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染对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成骨诱导的影响[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3年02期
14 管宝全,张军,罗文新,顾颖,朱子恒,夏宁邵;抗HBV中和抗体MA18/7轻链可变区V_L与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生物活性测定[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4年04期
15 谢政军,郑维扬,徐兵,宋兰林,易正山,尹芳,周淑芸;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在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6 孙学刚,宋革,刘靖华,李红乐,邢飞跃,张丽华,秦清和,姜勇;带Tat标记质粒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导融合蛋白进入细胞的研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3年03期
17 姜曼,万瑛,周镜然,邹丽云,韩俊峰,吴玉章;重组MHCⅠ类分子K~b-EGFP分子的构建及表达[J];免疫学杂志;2004年02期
18 马龙洋,刘家云,许彦鸣,贾林涛,王成济,杨安钢;针对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RNA干扰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19 申红芬;贾俊双;肖高芳;姚志芳;肖东;姚开泰;;携带人miR302和EGFP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J];热带医学杂志;2009年09期
20 贺伟峰,吴军,易绍萱,罗高兴,陈希炜,郑峻松,马兵,雷晓;人CTLA4Ig和EGFP双基因共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及鉴定[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曙光;吴世卿;张积仁;章锦才;;mtHSP70/EGFP双基因减毒沙门菌真核共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娟;张西臣;许应天;;牛瑟氏泰勒虫pMV361-p33-EGFP的构建[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先良;王春辉;江艳;王小利;杨怡姝;满江红;王菲菲;张金良;;基于EGFP报告基因的去甲基化表观遗传毒性评价新方法[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林叶新;杨丰庆;陈华;郭莉霞;夏之宁;;基于PPARs的抗糖尿病药物的筛选与评价[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关继羽;张鹏;宋光启;刘丽梅;王中伟;唐博;陈育新;李子义;;抗菌肽V13KL与EGFP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COS-7细胞、小鼠胚胎中表达的初步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蔡丹莉;陈芝芸;严茂祥;叶蕾;;山楂叶总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PPARs表达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0新疆)论文集[C];2010年
7 杨桂香;彭险峰;曾振灵;;检测雌激素类化合物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罗一博;张力;武美玲;朱江;刘忠华;;PiggyBac转座子介导EGFP在猪体细胞和克隆胚胎中的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林影;植田充美;田中渥夫;;利用蛋白ZZ将EGFP-Fc融合蛋白固定在酵母细胞表层[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林健清;林财珠;林献忠;;构建hIL10和EGFP基因的双顺反子重组腺病毒载体及其在骨髓间质干细胞中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中华;不同茎部长度shRNA对模型小鼠EGFP基因表达干扰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梅恒;组织因子靶向性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抗血栓治疗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任冰稳;束缚应激对大鼠代谢和多脏器PPARs表达的影响及吡格列酮的干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4 徐艳炜;PPARs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5 赵启鹏;基于抗氧化—指纹图谱相关性及PPARs蛋白表达的中药糖脉康颗粒止消渴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殷慧群;猪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建立[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魏荣;两种重组火鸡疱疹病毒rHVT-gB1/EGFP和rHVT-EGFP的构建[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8 李松南;过表达Cx43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梗后心衰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胡玉荣;PEG化免疫脂质复合物(PILP)介导双基因对实验性人肝癌的靶向性治疗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王恒毅;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促进肝卵圆细胞增殖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娜;HCV NS3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雷;Bcr启动子驱动EGFP表达转基因小鼠的制备和初步鉴定[D];扬州大学;2010年
3 严国权;芯片探针杂交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付龙;NF-κB反应性d2EGFP报告系统的建立与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5 赵丽静;VEGF164与EGFP双基因共表达的优化新型HIV-1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D];吉林大学;2011年
6 左广锋;辣椒平对人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亚型2(hHCN2)和亚型4(hHCN4)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7 陈中湘;反义RNA对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周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乳腺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功能的验证[D];吉林大学;2011年
9 马晶晶;建立基于人PPARs为靶标的药物筛选细胞平台[D];遵义医学院;2011年
10 郭瑞娟;阴道毛滴虫病毒转染载体的构建及EGFP在阴道毛滴虫内的表达[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栾雪梅;施贵宝与默克一拍即合[N];医药经济报;2004年
2 ;调血脂药对3T3-L1脂肪细胞脂肪水孔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记者 靖九江;基因与干细胞研究助推糖尿病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记者 李天舒 通讯员 朱丹萍;可携带报告基因的甲型流感病毒“人造”成功[N];健康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