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左室构型高血压病人颈动脉重构的定量组织速度成像研究
【摘要】: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e,QTVI)技术探讨不同左室构型高血压病人颈动脉重构的超声特征,为临床诊治高血压病及其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预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对照组35人(男18人,女17人,平均年龄56.26±14.78岁),均经问诊、查体、心电图及胸部X线检查证明心、肺无异常的健康成人。高血压病组99人,选择符合1999年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其中,左室正常构型(LVN)组32人(男17人,女15人,平均年龄59.59±13.49岁);左室向心性重构型(LVR)组32人(男17人,女15人,平均年龄57.03±14.55岁);左室肥厚型(LVH)组35人(男17人,女18人,平均年龄60.51±12.57岁)。采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L11-3及S5-1探头(频率分别为4.0~8.0MHz和1.9~3.8MHz)。分别检测颈动脉的组织多普勒、二维及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结果1.颈动脉的定量组织多普勒分析结果:①高血压病组的经颈总动脉直径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峰值速度(Vimax)及经颈总动脉直径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加速度(Aci)均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左室正常构型组、左室向心性重构组、左室肥厚型组测值依次减低,其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血压病组的经心率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加速时间(Ati)及经心率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减速时间(Dti)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左室正常构型组、左室向心性重构组、左室肥厚型组测值依次缩短,其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颈动脉的二维分析结果:①左室向心性重构组及左室肥厚组的内-中膜厚度(IMT)测值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室正常构型组的IMT测值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②左室肥厚型组的颈动脉收缩期内径(Ds)及舒张期内径(Dd)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血压病组的颈动脉僵硬度(β)测值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高血压病组的颈动脉可扩张度(DC)测值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IMT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呈正相关,在影响IMT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中,Vimax最先进入回归方程,其次为LVMI。结论1.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OTVI)技术能够评价不同左室构型高血压病人颈动脉的重构特征。2.反映左室重构的参数与颈动脉重构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颈动脉重构的发生早于左室重构,OTVI作为检测高血压病颈动脉重构的早期敏感指标,能够为临床诊治高血压病及其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预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
|
|
1 |
何新兵;李锡光;;与时俱进论高血压病的辨证[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年会暨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心病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8年 |
2 |
刘昌智;;论高血压病的脉象[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
3 |
佟士芹;;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指导[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
4 |
谌奎芳;梅建红;陈家峰;孙海琦;;高血压继发心脏.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
5 |
刘莉;;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A];中医护理工作经验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2年 |
6 |
何新兵;;与时俱进论高血压病的辨证[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
7 |
姜晓云;;高血压病人的情志护理[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
8 |
傅静;杨峰;张慧;王茉莉;李艳;雷倩;;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
9 |
王君;;高血压的社区防治[A];第二届第二次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
10 |
卜敏锐;朱宁;李军;;高血压病人的白大衣现象[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