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同剂量左旋精氨酸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研究

林丹  
【摘要】: 目的:建立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探讨不同剂量左旋精氨酸(L-Arg)对骨质疏松大鼠血生化影响和骨代谢变化的作用,筛选治疗骨质疏松有效剂量,探索L-Arg临床使用剂量的监测指标。 方法:(1)将50只3月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10只和卵巢切除术(OVX)组40只,对OVX组切除双侧卵巢,术后连续3天经阴道细胞涂片,无角化者证实双侧卵巢切除完全,否则弃去不用;Sham组打开腹腔、暴露膀胱、切除其侧方少许脂肪组织,分层缝合切口。术后常规喂养12周。(2)12周后从OVX组随机抽取10只大鼠,进行腰椎骨密度(BMD)测量,并与Sham组比较,判定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是否成功。(3)确定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后,将OVX组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骨质疏松对照(OP)组、低剂量左旋精氨酸(LL-Arg)组、中剂量左旋精氨酸(ML-Arg)组及高剂量左旋精氨酸(HL-Arg)组,每组10只;Sham组大鼠10只;Sham组和OP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他三组分别皮下注射不同剂量L-Arg(0.25mg/kg.d、0.5mg/kg.d、1.5mg/kg.d)。(4)给药12周后测量各组大鼠腰椎骨密度并比较;下腔静脉取血测定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浓度,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各组血生化的改变;并取右侧股骨干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结果:(1)大鼠去势12周后,OVX组BMD较Sham组降低(P0.05),确定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2)给药12周后:①OP组BMD较Sham组降低(P0.05);LL-Arg组、ML-Arg组BMD较OP组升高(P0.05);HL-Arg组与OP组相比无差异(P0.05)。②血清Ca含量:LL-Arg组与ML-Arg组Ca较OP组降低(P0.05);OP组与Sham组、HL-Arg组相比无差异(P0.05)。③血清P含量:LL-Arg组、ML-Arg组P较OP组升高,HL-Arg组P较OP组降低(P0.05);OP组与Sham组相比无差异(P0.05)。④血清ALP值:OP组ALP较Sham组升高(P0.05);ML-Arg组、HL-Arg组ALP较OP组降低(P0.05);LL-Arg组与OP组相比无差异(P0.05)。⑤血清OCN值:OP组OCN较Sham组升高(P0.05);LL-Arg组、HL-Arg组OCN较OP组升高(P0.05);ML-Arg组与OP组相比无差异(P0.05)。⑥血清NO水平:OP组NO较Sham组降低(P0.05);LL-Arg组、ML-Arg组和HL-Arg组较OP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⑦骨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LL-Arg、ML-Arg组和Sham组在骨小梁数量、连续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OP组,而HL-Arg组则与OP组相当。 结论:(1)外源性左旋精氨酸可提高血清NO水平。(2)低、中剂量L-Arg可提高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增加骨小梁数量、连续性,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3)高剂量L-Arg虽可提高血清NO水平,但不能提高骨密度,不能阻止去势大鼠骨质退化,骨量丢失。(4)不同剂量的L-Arg对骨质疏松大鼠血生化产生不同的影响,可以根据血生化值监测调整L-Arg使用剂量。(5)低、中剂量L-Arg皮下注射后呈现低钙高磷表现,高剂量呈现低磷的表现,可以应用低、中剂量L-Arg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但治疗期间应注意补钙。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聂春红;李洪;朱伟民;朱东;高甲子;;力学加载大小对去势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影响的实验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8年01期
2 程杰平;苗巍巍;李天华;吕林蔚;朱伟民;;不同载荷环境对去势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46期
3 周胜虎;刘兴炎;白孟海;葛宝丰;薛云;;去势大鼠骨髓细胞IL-6基因表达及骨组织学变化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年01期
4 张月红,金宏,许志勤,南文考,薛长勇,高兰兴;染料木黄酮对去势大鼠骨代谢的影响[J];营养学报;2005年03期
5 冯英;涂平生;湛海伦;邵雄杰;;金雀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年02期
6 周磊;周东风;谭耀文;;辛伐他汀对去势大鼠骨生长代谢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7 欧阳秋明,李洪洋,郑志仁,翁玲玲;国产依丽黄酮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8 章明放,张乃鑫,谭郁彬,王晓燕,赵天如,赵秀兰;周期性与连续性给予羟乙膦酸钠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治疗作用的比较[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5年02期
9 佟岩,邝宁子,沓小容,姚崇舜;淫羊藿及其复方中药制剂防治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J];辽宁药物与临床;2002年01期
10 笪晨星;吴秀华;冯瑭;杨姝洁;李娜;;雌激素对去势大鼠骨组织不同部位骨保护素表达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05期
11 聂采现;杨成;何成奇;;骨痛宁搽剂对去势雌鼠骨组织病理学及形态计量学的影响[J];四川医学;2008年10期
12 马莉;屠蕊沁;施德源;杨来春;;雷洛昔芬对大鼠去势后骨质疏松及子宫内膜的影响[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6年05期
13 高培君;蔡美琴;;联合补充大豆异黄酮和钙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年05期
14 唐成芳;郭三萍;李晓红;肖卓;胡亚军;;重组人生长激素、雌激素对去势大鼠剩余牙槽骨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年03期
15 徐乃武;地方性克汀病骨髂系统的X线表现(附29例分析)[J];山东医药;1979年11期
16 胡国义;增龄性骨质疏松的防治[J];中国老年学杂志;1988年S1期
17 沈稚舟;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检查与诊断[J];医师进修杂志;1995年09期
18 戴力扬,侯春林;脊髓损伤患者的骨质疏松[J];中华创伤杂志;1995年06期
19 杨湘华;警惕骨质疏松对人类的威胁[J];食品与生活;1995年06期
20 王金柱;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J];家庭中医药;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学红;;密骨方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后骨折愈合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阿仑膦酸钠与左旋精氨酸治疗骨质疏松大鼠的实验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暨第四届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邱明才;;骨质疏松与肾小管疾患[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4 雷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5 陈柏龄;杨晓曦;黎艺强;谢登辉;;一种新的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股骨干骺端弯曲试验[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6 史秀琴;柳杰;赵云霞;苏雁;;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IGF-Ⅰ、GH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7 刘玉娟;黄琪仁;章振林;秦跃娟;张浩;李淼;胡云秋;;上海市民骨质疏松健康知识调查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骨质疏松诊断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4年
8 梁东春;贾志凡;左爱军;郭刚;赵学勤;张镜宇;;绝经后骨质疏松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张立苹;张洁;;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探讨[A];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刘成林;;补钙与骨质疏松的防治[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竹;黄地散治疗骨质疏松小鼠SAMP6主动脉钙化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赵王林;淫羊藿苷对骨质疏松大鼠MSCs定向分化干预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于娜;骨质疏松评价指标—股骨颈压缩强度指数与人类遗传学相互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4 赵广民;腺病毒介导骨形态蛋白-7促进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椎体骨形成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5 艾纯华;联合应用重组人骨保护素和磷酸钙骨水泥增强骨质疏松转子间区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齐尚锋;EDTA-Na_2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其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7 江俊;hBMP-7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修复骨质疏松大鼠牙周组织缺损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8 杨建虹;胰岛素和鹿茸血抗骨质疏松的生物效应和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乔林;瘦素、瘦素受体对去势雌性大鼠骨代谢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李靖;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Bcl-2对成骨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丹;不同剂量左旋精氨酸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2 蒲画华;补肾中药与阿法骨化醇联合应用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D];复旦大学;2010年
3 代汉慧;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4 曾燕;糖皮质激素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梁晓;金雀异黄素对去势雄性大鼠骨密度和形态学参数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6 苏美华;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骨质疏松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晗祥;仙灵骨葆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预防效果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8 丁颖;基质GLA蛋白与绝经女性冠状动脉钙化及骨质疏松关系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李潇;雌激素对骨质疏松大鼠牙槽骨改建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10 刘玲萍;补肾壮骨中药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银春林 专家指导 邓伟民;怎样及早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N];家庭医生报;2009年
2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郝亮 (医学硕士);老人为啥易患骨头痛[N];家庭医生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雪;别让你的骨头旱旱变‘酥”[N];长春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尚志文 胡晓震;远离骨质疏松 补钙更要加运动[N];沈阳日报;2010年
5 解放军309医院 王亮;骨质疏松为何那么多[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衣晓峰;防骨质疏松从儿童期抓起[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7 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康南;骨质疏松别只会吃钙片[N];健康时报;2010年
8 广州标点医药信息 彭淑朵;骨质疏松类中成药崭露头角[N];医药经济报;2011年
9 ;治疗骨质疏松别忘了保护胃[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郭萍 特约记者 刘欣;关爱健康 先从养骨开始[N];中国老年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