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合唱教学中提升学生艺术表现素养的探究
【摘要】:《新课标》中指出“艺术表现素养是通过唱歌、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和音乐创编等活动,表达音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代表了音乐学科教学实现独特育人价值的关键性要素,合唱教学是高中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参与丰富的合唱实践,在特定的艺术表现实践情境中,掌握合唱表演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音乐表现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艺术表现素养”的形成和提升。本文以分析合唱教学中提升学生“艺术表现素养”的相关理论研究开始着手,阐明了高中合唱课程的设计理念,结合“艺术表现素养”的内涵及特征,对合唱教学中提升学生艺术表现素养的可行性与重要性进行分析说明。以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二·九”合唱教学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合唱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合唱教学中所取得的成效与不足,结合笔者在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进行针对性、长期性的教学实践体验为基础,提出要在合唱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素养”,就必须提升学生对合唱技能的掌控力和对合唱作品的理解能力以及在学习、表演过程中调节自身心理、意志、生理的综合能力。并结合“一二·九”合唱教学案例深入探究合唱教学中提升学生“艺术表现素养”的路径,实现合唱课程独有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