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石材开采迹地生态复垦技术与示范研究

龙俐  
【摘要】:喀斯特脆弱的生态环境形成了特殊的“人地系统”。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人类不合理的行为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造成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环境趋于恶劣化,并影响到喀斯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之陷入“越穷越破坏,越破坏越穷”的恶性循环。 近年来,由于建筑业的兴起,对建筑原材料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石材开采业随之迅猛发展起来。因为没有合理的规划,在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中开采石材造成了大量地表塌陷、废弃岩土压占土地、人为水土流失加剧、区域性水破坏等环境问题,增大了治理石漠化的难度,同时其破坏程度已经影响到了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在现有的条件下,大多数石材开采都是“掠夺式”开发,导致了开采地周围的环境遭受极大的破坏,难以恢复到破坏以前的状态。所以我们只有通过生态复垦,尽量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进而通过对破坏者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坚持“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使破坏的土地恢复到可利用状态。 以生态经济学理论、恢复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等为基础,人工造林为主要技术指导,运用室内工作与野外工作相结合,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花江示范区内不同生态复垦模式的样地进行调查,记载其地形部位、海拔、坡度、坡向和母岩等地貌小环境,初步了解整个示范区石材开采迹地的分布状况;然后针对示范区的实际情况,立足于三种模式(自然状态复垦模式、简易立体化复垦模式、工程化复垦模式),尝试小范围内的作物种植,作为复垦模式的试验区;以 20×10 ㎡面积作为对比标准,对各复垦模式试验区内的所有物种 II 进行每木测定,同时在试验区内进行固定样地的季度性调查,以此推断出 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的情况;并在此过程中,实地测绘石材开采初始状态 剖面图和三种复垦模式剖面图。 在花江示范区,农业生产水平低,社会条件较差,人类开发活动结构 单一,商品生产观念淡薄,客观上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起点低、难度大。 本次实验首次将石材开采迹地定义为:当地农户采用一定的技术力量,凿 取大理石用于建材加工和道路建设原料而遗留下来的荒废地。复垦模式的 设计旨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改变贫困落后山区“掠夺式”粗放经营所 造成的人地矛盾紧张的局面,从而摆脱“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困境。 通过监测说明:无论是采取自然方式的模式,还是采取人工造林方式的模 式,相对于原始状态的石材开采迹地,其植被覆盖率都有明显的提高。结 合花江示范区实际情况,对三种模式进行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的对 比而发现:自然状态复垦模式在生态效益上效果明显,投入成本小,但是 经济效益差,达不到预期目的;工程化复垦模式生态效益差,投入成本比 较昂贵,加之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所以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性极差; 简易立体化复垦模式的配置结构比较合理,生态效益相对较好,人力、物 力的投入较为合理,较好体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的统一,比较适合花 江地区实际情况,也是农户比较乐意接受的方式。本次试验也有不足之处, 模式中选用的葡萄苗木,由于花江地区频繁的冰雹袭击,加之病虫害和管 理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其种植结果不理想,几乎使种植失败。 通过具体监测,我们发现了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在方法上需要减少 人为造成的误差和拟定一个测量标准;针对示范区采石业的合理布局和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秦麟书;贵州皮革工业现状[J];西部皮革;2001年02期
2 ;为民众健康 我们不断创造 中国驰名商标[J];人民论坛;2002年10期
3 杨惠明,刘诗荣;贵州地区油气勘探反思[J];贵州地质;2003年01期
4 李亚军,杨仕杰,李海燕,刘廷英;对贵州师范大学99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J];环境教育;2003年06期
5 杨洪;黄忠敏;倪旭;;贵州小叶苦丁茶多酚类物质研究[J];茶世界;2007年07期
6 王景腾;马丽;刘娇;;剑河南加石英脉型金矿地质特征[J];贵州地质;2008年04期
7 张强;;茶香荡漾在湘江河上[J];茶博览;2009年08期
8 廖静文;;品国酒茅台 谈文史天地 游贵州风光[J];文史天地;2009年11期
9 ;云南贵州面临西部电荒困局[J];石油和化工节能;2008年02期
10 潘学荣;充分发挥贵州有色金属工业的优势[J];理论与当代;1994年04期
11 管家骝;;贵州名优茶品质特征及加工机械化[J];贵州茶叶;2003年02期
12 赵剑英;中铝贵州分公司矿产资源战略分析[J];轻金属;2004年02期
13 张莉,周康;贵州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14 程金平,胡卫萱,马黎,王文华,刘晓洁,瞿丽雅;贵州万山汞矿汞污染生物健康效应[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15 枫叶;;徐伦书使乡土菜变得精致[J];中国食品;2006年04期
16 舒畅;;不同生命间的奇妙相逢[J];当代贵州;2007年07期
17 杨柏;;贵州绿茶营销的时空聚焦与策略选择[J];当代贵州;2007年10期
18 刘平;;贵州铝土矿伴生镓的分布特征及综合利用前景——九论贵州之铝土矿[J];贵州地质;2007年02期
19 强春云;;细数贵州面条[J];四川烹饪;2007年08期
20 郑建军;;浅析贵州二叠系上统龙潭组27号煤层的聚煤规律[J];中国煤田地质;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朝相;;论贵州行省的建立对促进城镇建设及发展的重大意义[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2 洪星;;抓住机遇着力开发贵州人文历史资源[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3 谢继石;;试论“贵州模式”的新发展[A];纪念邓小平《利用国外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二十周年征文集[C];2003年
4 余恒;;明代贵州妇女军政实践的社会背景分析[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5 王多明;;策划成就开发 开发推进策划——兼论开发贵州的策划及策划书写作的辩论关系[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朝阳;刘玉平;叶霖;皮道会;;有关贵州成矿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讨论[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黄钧儒;谢一;;开放兴黔——贵州崛起的必由之路——明代贵州经济发展的一点启示[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8 李青;;对贵州流动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学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林建曾;;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磨合、调适——以奢香事件为例[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10 傅伦俊;;贵州建省以来的方志编纂[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龙;清代贵州《百苗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张国平;贵州典型矿山的水环境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3 朱书法;贵州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及碳同位素组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4 刘启明;贵州凉风洞石笋的古气候记录与古生态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5 毛凤显;贵州和邻近地区山羊品种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及微卫星与考力代羊体重等性状的遗传连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6 杨胜勇;清朝经营贵州苗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秦松;贵州烟区营养环境与烟叶质量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7年
8 蒋太明;贵州喀斯特山区黄壤水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D];西南大学;2007年
9 刘本军;震动与回响[D];云南大学;1999年
10 李瑞玲;贵州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形成的自然背景及其空间地域分异[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俐;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石材开采迹地生态复垦技术与示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功轩;贵州坡岗自然保护区与仙鹤坪国家森林公园陆生贝类多样性与环境关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3 江永东;中铝贵州分公司员工工作满意感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4 宋奕;MPLS VPN及其在贵州电力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林玉成;贵州钩虾属(Gammarus)分类学及其相关环境因子的分析(甲壳纲:端足目:钩虾亚目:钩虾科)[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6 何谋军;贵州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类型研究——以遵义市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7 黎国玉;现代人的旅游理念与贵州喀斯特旅游产品设计[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8 石绍锋;贵州新农村建设与劳动力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9 孙志强;贵州双阳通用航空公司的竞争战略[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10 周青;贵州獐牙菜化学成分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贵组;贵州精心使用中组部下拨党费帮助救灾[N];中国人事报;2006年
2 干江东;贵州代表团首次亮相[N];贵州日报;2006年
3 印兴阳;确保通信的畅通[N];贵州日报;2006年
4 杨春凌;创新无止境[N];贵州日报;2006年
5 王化平;贵州的干部要更急一点更紧张一点[N];贵州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宋延涛;亲历传销 经理揭秘贵州红跃[N];经理日报;2006年
7 覃圆圆;贵州电信推广实施“工时池”管理法[N];人民邮电;2007年
8 袁多娜;贵州移动打造畅通网络迎接十七大[N];人民邮电;2007年
9 文宏凌;贵州铁通昼夜奋战抗凝一线[N];人民邮电;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张荼縻;乘着歌声的翅膀[N];遵义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