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积墨法对现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影响与启示
【摘要】:积墨法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自山水画初创时期开始使用勾勒以及填色的绘画方法后,随着中国山水画历史的进一步发展,各种山水画技法都在不断丰富,尤其是积墨法的发展,使其渐渐成为表现我国传统山水画不可或缺的用墨方法之一,并逐渐成为山水画描绘丰富、壮丽的自然山川的一种极具山水画特色的用墨手法,故而积墨法在山水画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积墨法作为龚贤山水画的重要表现方式,它从我国传统山水绘画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而未直接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和浸染,从更好地展示和表现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风格和特色上来说,这点尤为可贵。而龚贤将传统积墨法的独特性和魅力在其画中发挥到极致,他对于传统的积墨法进行的这种重新改造,为当代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传承和发展又重新打通了一个穴位。通过深入地研究传统的积墨法和龚贤积墨山水,我们可以发现龚贤积墨法的高明之处,分析他如何以相对统一、单纯的用墨和用笔来表现出一种层次丰富的墨韵,并以干积的用墨方法表现出湿积的效果,以期为后世在积墨法的继承和创新上提供更多的认识和体会。本文以在积墨法领域成就最高的龚贤为切入点,分析他的积墨山水对当下山水画创作的重大影响和启示。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积墨法”一词的含义出发,浅析积墨法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具体从五代的巨然、北宋的李成和范宽、南宋四大家之一李唐、元代的王蒙、“明四家”之一沈周、“金陵八家”之首龚贤等人分析。然后阐述龚贤积墨山水的发展过程,具体是如何从“白龚”发展成熟到“黑龚”,以及对当下山水画创作的影响和启示。第二部分主要从现当代山水画家李可染、贾又福的艺术创作上分析他们受龚贤积墨山水的影响,其中具体又以李可染《漓江胜境图》、《雨后斜阳图》探讨他对积墨法的继承与创新;以贾又福《太行丰碑》、《天怒图》分析他对积墨法的借鉴与革新。第三部分则是龚贤积墨山水画对我绘画创作的启示,包括临习的启发和对龚贤积墨山水以及图式的运用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