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理与模式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为了使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政府提出了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区域经济的方针,还有诸如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同时东部与中西部间的产业转移越来越明显。在我国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难题和新现象,如科学划分梯度,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型密集型产业转移,一些产业越过中部地区直接由东部转移到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也有高梯度产业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我国产业转移就显得相当重要。
本文主要内容是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理与模式。首先,本人在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和实践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通过建立一个新的产业转移理论——虹吸理论,对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理模式进行研究。其次,本文通过回顾产业转移历程对我国当前产业转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第一二产业已经开始在东部与中西部间转移,但第三产业截止2008年底,并未出现大规模转移。再次,为了克服产业转移的极化效应,本文以梯度推移理论为基础,综合产业转移各种理论,结合物理现象,建立一个新的产业转移理论——虹吸理论。该理论从物理现象中得到启示,提出了克服产业转移极化效应的方法,即抬高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以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使区域主导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创新阶段,或者使生命周期中处于创新阶段的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第四,本文在虹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以帮助云南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的虹吸模式和“点——轴”都市圈模式。这两种模式从云南自身特点出发,对于减弱极化效应,增强涓滴效应具有很大帮助。第五,本文借助“点——轴”都市圈模式和区位商理论对滇中城市经济圈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了该区域30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区位商,对该区域产业集群进行识别,为地方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使用对比分析、实证分析、模式分析的方法对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化现有产业转移理论,还有助于云南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