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元理论的振动筛分过程数值仿真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关于振动筛研究的发展情况、离散元法的相关理论以及它们的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离散元法是Cundall和Strack在1979年提出的用以研究非连续性颗粒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其基础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由于离散元法在解决多颗粒运动分析时对计算量要求较大,对计算机硬件要求较高,所以在理论提出之初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并行运算算法的不断创新,离散元法已经可以初步应用于流体力学和相应的散体力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在离散元理论中离散物质的接触模型是离散元的基础,因此本文通过对比离散元法的线性接触模型和非线性接触模型,并分析了在筛分过程中的主要研究对象的特点,选定Cundall的弹簧—阻尼—滑动接触模型作为我们主要的应用模型。
其次,本文在分析了直线振动筛的运动原理以及筛分原理的基础之上编制了基于离散元法的直线振动筛筛分仿真程序,并对程序仿真过程中的离散元小球生成、离散元小球的接触判断以及离散元小球的受力计算算法做了相应的研究。并研究了程序中各执行步骤的逻辑结构以及数据结构用以提高运算效率。讨论了程序各执行阶段之间的算法的优劣。包括离散元物质的生成算法、碰撞判断算法等。对应用CUDA技术对振动筛分仿真程序的优化进行了研究。
最后,本文分别仿真了单个颗粒在平面上的弹性运动、弹塑性运动以及滑动;单个颗粒在不同振动筛分参数情况下的运动特点,即不同振动参数对颗粒的速度、抛掷高度的影响;直线振动筛分过程中不同的振动参数对筛分效率的影响。并依据仿真结果给出提高直线振动筛筛分效率的方法。
|
|
|
|
1 |
郝跃天;何唐镛;;离散元法中检索及锚杆问题[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
2 |
邢纪波,杨顺存,隋朝晖;脆性无序介质损伤破坏过程的离散元法动态模拟[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4期 |
3 |
付宏,董劲男,刘振宇,危夏,于建群;精密排种器的集成分析设计系统开发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5年05期 |
4 |
张玉军,朱维申;小湾水电站左岸坝前堆积体在自然状态下稳定性的平面离散元与有限元分析[J];云南水力发电;2000年01期 |
5 |
郭易圆,李世海;基于边-边接触的三维离散数值计算模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6 |
贾慧敏;;基于图形学方法的离散元边界接触检测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03期 |
7 |
吴昊;杨亚罗;;振动给料机的离散元接触模型及研究[J];矿山机械;2011年02期 |
8 |
戴庆,童光煦;自然崩落法放矿过程中底部结构的受力分析——离散元法和CAD的应用[J];非金属矿;1988年02期 |
9 |
张玉军,朱维申;小湾水电站左岸坝前堆积体在自然状态下稳定性的平面离散元与有限元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年05期 |
10 |
朱飞;常张高速公路风化岩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J];公路与汽运;2004年04期 |
11 |
杨庆;;离散单元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应用的研究[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
12 |
凌道盛;王云岗;陈锋;;平面弹性力学问题的离散元网格自适应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6期 |
13 |
郑书彦,李占斌,李甲平,苟建忠;滑坡侵蚀离散元分析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2期 |
14 |
王卫华,李夕兵;离散元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综述[J];岩土工程技术;2005年04期 |
15 |
鲍鹏;李丽;赵捷;;离散元法土-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英文)[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16 |
小原孝之;安雪晖;何世钦;;弹性体材料拌合的离散元模拟及拌合装置的改进[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17 |
耿凡;袁竹林;孟德才;李善莲;;球磨机中颗粒混合运动的数值模拟[J];热能动力工程;2009年05期 |
18 |
UTILI Stefano;尹振宇;蒋明镜;;坝底水浮力对重力坝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英文)[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8期 |
19 |
方俊;闫民;张引;许立峰;;土壤沉陷特性与车轮滑转关系的离散元研究[J];科技导报;2010年18期 |
20 |
曹秒艳;董国疆;赵长财;;基于离散元法的固体颗粒介质传力特性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4期 |
|